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5月3日 · 歌詞使用法國戲劇作家讓‧拉辛在停止劇作的最晚年所寫的詩詞「神聖雅歌」(Cantiques spirituels),但佛瑞的曲名卻作「讓‧拉辛的雅歌」,因此容易令人誤會是讚美讓‧拉辛的歌曲,其實這曲名是佛瑞所取,很可能是佛瑞表示對拉辛的敬意。 原詩為法語,以「Cantique de Jean Racine」搜尋,可得法語原詩。 「我們唯一的願望, 等同神的意志, 大地和諸天永恆的日子, 我們打破了和平夜的寂靜。 (中文歌詞是從英文譯詞迻譯大意) 第1段與第2段之間有間奏。 這段間奏大致與序奏相同,淡淡進行。 在風琴間奏後,全聲部唱出歌詞的第2段。 歌聲雖然仍然以弱音開始,但逐漸高昂激情,最後仍歸於弱音。 「請將您慈悲的火焰. 投向我們; 用您的聲音. 消除所有邪惡。 請驅散. 脫離您的教誨.

  2. 諸有有情長,一切無常皆是死法。 三界有情不論是生是長,他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識等一切法,都是剎那生滅、都是死法。 此處的 “ 死 ”,應理解為 剎那滅,所以是非 “ 死 ” 不可。三界的有漏法都是如此無可奈何,怎不讓人悲傷?

  3. 若不完具如是器相,說法知識雖極遍淨,然由聞者過增上故,執為有過,於說者過,反執為德。 第一科、完備五種條件的功德與不完備的過失: 《四百論》中說:「心地正住而不偏執、具足分辨嘉言、惡論的智慧,以及希求善說的精進,具備這三個條件的聽聞者,稱為具備法器的條件。 如果具備這些條件,就不會錯看說法者的功德而看成其他相狀;不僅如是,也不會錯看聽法者友伴的功德而看成其他相狀。 這是因為具備了分辨功德與過失的智慧,並且不懐有將功德看成過失的偏執。 」《釋論》中提到:具備三種條件的人,就堪為聽聞的法器。 如果具備這三種條件,就會將說法師的眾多功德觀為功德,而不會看成過失;不僅如此,此人也會將聽眾(學員)的諸多功德觀為功德,而不會看成過失。

  4. 2023年2月4日 · 回顧1960年代的香港粵語片圈,必會提及由製片人黃卓漢(1920~2004)籌辦的「嶺光影業」。說到「嶺光」,又必會聯想到其最倚重的女主角「銀壇淑女」丁瑩(1938~)。公司營運8年間(1959~1966)共出品51部電影,其中48部為丁瑩主演,她早期曾和知名伶星 林家聲搭檔,後則多與新生代小生 張儀 ...

  5. 上面這首詩題名為發生了甚麼事〉(What Happens),奧地利猶裔詩人艾立克福萊德Erich Fried, 1921-1988)所寫。 在他貌似諧謔繞口令的文辭下所談的其實是二十世紀裡最嚴肅的大問題為甚麼當年的納粹會替人類帶來如此巨大而不可思議的災難? 德意志民族有著極為優秀的文化積澱,近代更是人文、藝術、哲學鼎盛,為何竟然任由納粹崛起猖狂,而未加以阻擋? 德意志民族究竟發生了甚麼事? 或者,二十世紀的人類究竟發生了甚麼事? 每一個世代的勇氣,都重新決定我們的文明.

  6. 若有具慧形貌正潔淨姓尊趣注法大辯勇悍根調伏和言能施有悲愍堪忍餓渴及苦惱不供婆羅門餘天精悍工巧知報恩敬信三寶是良伴

  7. Day ofWine And Roses 由 Blake Edwards 導演﹐劇本由 JP Miller 編寫﹐演員有Jack Lemmon 及Lee Remick。 劇情中現實的描寫令我想到導演前作 Breakfast at Tiffany's (1961)﹐生活上常顯出無奈。 此片原為1958年的電視劇﹐4年後被拍成電影﹐起初由 Fox 出品﹐可是當時Fox 正全力製作Elizabeth Taylor 的Cleopatra (1963)﹐於是後來改為Warner 的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