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Stefan Wyszyński. 維辛斯基. 真福 德範·維辛斯基 ( 波蘭語 : Stefan Wyszyński ;1901年8月3日—1981年5月28日)為 波蘭 羅馬天主教 樞機 。 維辛斯基在1946年至1948年擔任 盧布林 主教,1948年至1981年為 華沙 及 格涅茲諾 總主教。 在1953年由 教宗庇護十二世 擢升為 越台伯河的聖母大殿 之樞機。 他其後成為 格涅茲諾總教區總主教及波蘭首席主教 (英語:List of archbishops of Gniezno and primates of Poland) ,並被稱為 千禧年主教 。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期間曾參與反抗 納粹德國 的鬥爭,幫助數位 猶太人 逃脫納粹黨追殺。

    • 概览
    • 人物生平
    • 人物评价
    • 个人语录

    苏联法学家、外交家

    安德烈·雅奴阿列维奇·维辛斯基(俄语:Андре́й Януа́рьевич Выши́нский,1883年12月10日-1954年11月22日),苏联法学家、外交家。维辛斯基1903年加入孟什维克,1920年加入布尔什维克。1935年,他担任苏联总检察长,在斯大林的大清洗运动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他在1949年到1953年担任苏联外交部长,1950年2月14日代表苏联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上签字。

    1.1人物生平

    2.2人物评价

    安德烈·雅奴阿列维奇·维辛斯基(Андре́й Януа́рьевич Выши́нский,1883年12月10日 - 1954年11月22日)是苏联法学家、外交家。他在1949年到1953年担任苏联外交部长。1920年加入俄共(布);在联共第十八次和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自1925~1928年任莫斯科大学校长,后任俄罗斯联邦教育人民委员部委员会委员,1931年起在苏联司法部工作,任苏联俄罗斯联邦加盟共和国检察长和司法人民委员部副人民委员,苏联检察长,苏联人民委员会副主席,苏联外交部长,苏联常驻联合国代表和苏联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等职。1939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院士。著有《刑事诉讼教程》《苏联法院组织》《苏维埃法律中的诉讼证据理论》《国家和法的理论问题》《国际法和国际政策问题》等二百余种著作,对东欧、亚洲的社会主义国家法学影响极为深远。1935年,他担任苏联总检察长,在斯大林的大清洗运动中扮演了关键角色。他为该大清洗提供了理论依据,其重要基石包括:刑法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口供是证据之王。他自称:我从不相信抽象的正义。

    历史将人们的记忆带回到沙皇统治下的俄罗斯帝国边陲———有着黑海明珠美名的敖德萨。1883年冬天,一户中产人家喜得贵子,这个呱呱坠地的男婴正是日后在苏联炙手可热,翻云覆雨的著名红色法学家与外交家维辛斯基。

    有关维辛斯基的童年生活,相关资料极其有限。二战后波兰驻苏联大使曾当面询问维氏,证实他的父亲确实是信奉天主教的波兰人后裔,为波兰首席主教维辛斯基枢机的远方亲戚。但维氏自称从小家庭只用俄语云云。于巴库中学毕业后,维辛斯基1901年前往基辅大学法律系求学。此后因参与反对强征大学生服兵役的革命活动,而上了沙皇政府的黑名单,中途辍学,直到1913年方才毕业。

    1902年维辛斯基加入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作为孟什维克的积极分子,表现极为活跃,其演讲水平有口皆碑。值得一提的是,此时他与斯大林结识,在反抗沙皇政府的革命斗争中,同一所监狱中革命狱友的经历,对其日后职业生涯影响重大。

    随后维辛斯基来到莫斯科,成为后来出任临时政府部长名律师马扬托夫斯基的个人助理,在莫斯科临时政府以“德国间谍”罪名逮捕列宁的通缉令上,他居然签下大名。十月革命后,维辛斯基一度因“反革命活动”遭到布尔什维克逮捕,但旋即获释。1936年,身为总检察长的维辛斯基受到当年逮捕自己,如今却沦为阶下囚的一位老布尔什维克瓦加尼扬的反唇相讥:“你才是真正的反革命,别忘了当年可是我亲手逮捕的你!”表情极为尴尬。

    1920年维辛斯基几经曲折,获准首次加入布尔什维克,次年执教莫斯科大学任讲师。1924年他的第一本著作《共产主义史论》,阐述从古代到十九世纪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史,被当时的学术界批评为罔顾史实,错误百出,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不加区分,惟独在秉持斯大林观点剪裁历史上,堪称翘楚。

    俄罗斯著名作家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称维辛斯基为邪恶天才,英国学者克兰萧指责他陶醉在邪恶中不能自拔,《时代》杂志在讣告中送其“魔鬼的辩护士”的谥号。美国法学家朗·L·富勒批判他学术上惯于回避实质问题,以恶言谩骂取代理性分析。英国工党政府外交部长厄内斯特·贝文不无悲哀地表示:“每当我看到维辛斯基,总不禁联想,他那张残酷无情的嘴里,是否浸满了成千上万无辜牺牲者的鲜血。”

    而同期英国思想家拉斯基对其更多同情的理解,表示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作为苏联总检察长的维辛斯基,其表现与英国理想的司法部长并无二致。美国马克思主义法学家特拉更称赞维辛斯基的法理学不啻为马克思主义法理论的简化版。哈佛大学哈罗德·伯尔曼教授则冷静指出,其作品中虽充满片面歪曲之处,但确实有无法忽视的真实问题存在,值得认真对待。

    法是以立法形式规定的表现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则和为国家政权所认可的风俗习惯和公共生活规则的总和,国家为了保护、巩固和发展对于统治阶级有利和惬意的社会关系和秩序、以强制力量保证它的施行。

    我从不相信抽象的正义。

    苏维埃社会主义民法的基础,不是罗马法,而是公法原则。

    刑法是阶级斗争的工具,口供是证据之王。

    要求法院把真实从它的判决里体现出来,这显然是审判活动条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法庭判决是最大的概率学。

    审判员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和内心确信,是苏维埃证据法上“具有深刻的实际意义和最重要的诉讼原则”。

  2. 其他人也問了

  3. 安德烈·亚努阿里耶维奇·维辛斯基 (俄語: Андрей Януарьевич Вышинский ;1883年12月10日—1954年11月22日), 苏联 政治人物、法学家、外交家。 他在1931年至1939年期间担任苏联总检察长,在苏联的 大清洗 中扮演重要角色,也是 莫斯科审判 和 纽伦堡审判 的公诉人。 此后,在1949年至1953年期间担任 苏联外交部 部长,曾代表苏联签订德国投降文书以及 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 生平. 维辛斯基出生在 乌克兰 敖德萨 的一个波兰裔天主教家庭,后来他们一家搬到了 巴库 [1] 。 在 基辅大学 读书期间接触了革命思想,并对革命活动非常热衷,遭基辅大学开除。 此后回到了巴库,并于1903年加入了 孟什维克 。

  4. 338 views, 25 likes, 0 loves, 0 comments, 2 shares, Facebook Watch Videos from Catholic Way 公教頻道: #羅馬主場波蘭駐教廷大使不會忘記維辛斯基樞機的英勇聖德》 #RomeReports [Polish ambassador: What will become of us if we forget...

  5. 2021年12月17日 · 1883年12月10日. 逝世日期. 1954年11月22日. 職 務. 法學家 ,外交家. 代表作品. 《刑事訴訟教程》《蘇聯法院組織》《蘇維埃法律中的訴訟證據理論》 出生地. 俄羅斯帝國敖德薩. 信 仰. 共產主義. 主要成就. 對東歐、亞洲的 社會主義 國家法學影響極為深遠. 目錄. 1 人物生平. 2 人物評價. 3 個人語錄. 人物生平. 安德烈·雅奴阿列維奇·維辛斯基(Андре́й Януа́рьевич Выши́нский,1883年12月10日 - 1954年11月22日)是蘇聯法學家、外交家。 他在1949年到1953年擔任蘇聯外交部長。 1920年加入 俄共(布) ;在聯共第十八次和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 中央委員 。

  6. 2021年8月17日 · 梵蒂岡新聞網波蘭斯德望·維辛斯基Stefan Wyszyński樞機將於9月12日中午在華沙被冊封為真福維辛斯基樞機是該國首席主教於40年前即1981年5月28日去世他早已被視為波蘭的聖人和國父他為維護祖國而抵拒了納粹主義和共產主義

  7. About the Law Society The Law Society of Hong Kong is a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 for solicitors in Hong Kong vested with statutory powers to regulate the professional conduct of solicitors, trainee solicitors and foreign lawyers. It was incorporated in 1907 as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