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月4日 · 明報 > 新聞 > 港聞. 歷史小課堂:在位最久:康熙帝. [2019.01.04] 發表 推文. 【明報專訊】你們知道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君主是誰嗎? 就是清朝的康熙皇帝了! 他全名是愛新覺羅?玄燁,8歲即位,69歲駕崩。 他在位的61年間,文治武功都有卓越的成就,開創了長達百年的康雍乾盛世。 1. 年幼繼位. 康熙皇帝孩提之齡便登上皇位,與當時世界上最恐怖的傳染病「天花」有莫大關連。 相傳他的父親順治皇帝22歲時因染上天花而英年早逝,但是玄燁在2歲時已患過天花並且痊癒,自此對天花病毒有免疫力。 有說康熙皇帝因為天花病歷得以成為一國之君,然而他的臉上亦從此留下明顯的天花痘痕,畢生不能消退,但幸好沒有受惡疾的風險影響到皇位穩定。 2. 智擒鰲拜.

  2. 2020年12月15日 · 【1】禮. 先學〈論仁〉第3則. 論仁與禮關係,是儒家最關鍵觀念: (圖b) 仁指人與生俱來同情別人,不忍別人受傷害的人際關懷,禮是對行為的規範。 仁與禮的關係,在《論語‧陽貨》「宰我問三年之喪」的故事中,說得最清楚。 周禮規定,父母死後,子女須守喪三年,其間起居生活有嚴格限制,如不得為官,不得娛樂飲酒吃肉,穿粗衣麻布,不得婚嫁、生子,獨自搬到草棚住,睡在草蓆上……等等。 宰我問三年之喪. 學生宰我問孔子,父母之喪守三年太長,一年可以吧? 孔子反問:父母死後不到三年,就大魚大肉,穿得花枝招展,安樂嗎? 宰我答道:安樂。 孔子接着提出了儒家最重要的仁與禮關係的觀念: 子女出生後,父母衣不解帶、偎乾就濕地照顧,至少三年,子女才能完全離開父母懷抱。

  3. 2023年1月6日 · 讀〈祭十二郎文〉不哭者不。」但看3篇經典言情文章,主旨可概分為忠、孝、 。其中〈出師表〉與〈陳情表〉俱為高中重點研習篇章。相信很多人都會認同安子順的評論,就像我們認同自己是個重情的人。尤其讀〈陳情表〉,實在令人感觸 ...

  4. 2016年10月28日 · 你曾與同學爭吵嗎? 若當時大家互相禮讓,是不是能避免紛爭呢? 更多教育. 齊來讀時事:學粵語扮港人行騙 3皖男落網. 【明報專訊】3名來自安徽(簡稱皖)的男子到南方學習閩南話、粵語後,在北京假冒香港人行騙。 兩名自稱是親戚關係的騙徒向年輕女子騙財,表示他們到北... 詳情. 答案. 【明報專訊】 遊戲一 1, 2, 3, 4, 5, 8 遊戲二 (圖一) 遊戲三 (圖二) 詳情. 中華遊樂場:還原玄奘「真身」 【明報專訊】中國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9月宣佈,北京雲居寺保存了中國現存最古老版本的《心經》,由玄奘所譯。 玄奘就是《西遊記》中唐三藏的原型了! ... 詳情. 答案.

  5. 2015年11月6日 · 例句. 別相信他的說話! 他歪理充斥,指鹿為馬,企圖把責任推卸予其他人。 想一想. 面對有人指鹿為馬時,你會堅持說出真話嗎? 為什麼? 小遊戲. (見圖)以下兩個與「指鹿為馬」意思相似的成語,你能按圖示辨別出它們嗎? (答案見最後文) 1. 提示:

  6. 2024年4月16日 · 【明報專訊】曾任亞洲電視主席、麗新集團創辦人「林伯」林百欣於2005年逝世,留下逾29億元遺產分予妻兒。三太顧瑞英及女兒林明珠未列受益人,於2011年入稟爭議遺囑無效,案件昨在高院開庭審訊。兩母女質疑...

  7. 語譯. 好學求進接近知, 實踐為善接近仁, 知辱圖強接近勇。 出處和背景. 這句話出自《中庸》第21章,魯哀公 (魯國的君主)問孔子有關治國的方法。 孔子解釋「為政在人」,政治始終離不開人的管理,故此人的修養十分重要。 身之不修,何以治人? 未能治人,又怎能安國? 孔子於是提出「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的說法,認為這是一個人不斷完善自我的主要能力。 《論語》中談到知 (智)和仁,各超過100次,談到勇的也不在少數,可見知仁勇是儒家學說的重要概念。 不過,有時講論太精微,同學往往弄不明白。 孔子這次談話的對象是魯哀公,所以話說得較為簡單易明,重點也主要在知、仁、勇三者的修養方法。 內容分析. 有人說好學、力行和知恥都不難做到,於是指出所謂「三達德」倒也輕鬆平常,可以手到拿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