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開元十三年武舉 高等 賜進士及第 (第一名) 郭子儀 (697年—781年7月9日), 華州 鄭縣 (今 陝西 渭南市 華州區 )人,祖籍 并州 太原 , 唐代 政治家、軍事家、名將。. 唐朝 朔方軍 集團將領,一生平定 安史之亂 等諸多亂事,歷事 玄宗 、 肅宗 、 代宗 、 德宗 ...

  2. 郭子儀 (697年—781年7月9日), 華州 鄭縣 (今 陝西 渭南市 華州區 )人,祖籍 并州 太原 , 唐代 政治家、軍事家、名將。 唐朝 朔方軍 集團將領,一生平定 安史之亂 等諸多亂事,歷事 玄宗 、 肅宗 、 代宗 、 德宗 四帝,封 汾陽 郡王 ,世稱 郭令公 。 為傳說“富貴壽考”典故的主人公, 頤和園 長廊畫中有描繪。 唐代史學家 裴垍 認為他:「權勢傾蓋天下,中央並不猜忌;功勞超過當世,皇帝毫不懷疑;窮奢極侈,輿論卻不抨擊。 (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侈窮人慾而君子不之罪。 )」清代 錢謙益 評價他:“忠臣不賴寵而事君,孝子不怙愛而慕親。 [1] ” 生平. 郭子儀畫像,摘自《 晩笑堂竹莊畫傳 》。

  3. 2016年4月9日 · 郭子儀 (697~781年),唐代著名將領。 字子儀,華州鄭縣 (今陝西華縣)人。 他一生歷仕唐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二十餘年中,身系唐朝廷的安危重任,為唐中興名將。 郭子儀少年習文練武,於玄宗天寶初年中武舉,從此入仕,在朝任左衛長史。 天寶八年 (749)任橫塞軍使,十三年 (754)任天德軍使 (治所在今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前旗北)兼九原太守。 唐玄宗統治的後期,朝政腐敗,藩鎮勢力迅速擴大。 鎮守唐東北邊境的蕃將安祿山,身兼平盧 (治所在今遼寧朝陽縣)、范陽 (治今北京市)、河東 (治今山西太原市)三鎮節度使,部下據兵十五萬,久已蓄謀推翻李唐王朝,暗自招兵買馬,積草屯糧,積極準備著發動叛亂戰爭。

  4. 郭子儀697年781年7月9日 [81] ),字子儀,華州鄭縣(今陝西 渭南 華州區 )人。. 唐代中興名將、政治家、軍事家,壽州刺史 郭敬之 之子。. [1-3] 出身 太原郭氏 。. 早年以 武舉 高第入仕從軍,積功至九原太守。. 安史之亂 爆發,任 朔方節度使 ,率軍勤王 ...

  5. 2021年11月19日 · 文史大觀園. 68.3K subscribers. 770. 23K views 1 year ago #李白 #郭子儀 #安史之亂. 商務合作👉 Chinahistoryculture@gmail.com 郭子儀是中唐時期的名將在安史之亂爆發後大唐江山岌岌可危都有賴他多次力挽狂瀾才轉危為安。...

    • 14 分鐘
    • 27.5K
    • 文史大觀園
  6. 基本介紹. 本名 :郭子儀. 別稱 :郭令公、郭汾陽. 字號 :字子儀. 所處時代 :唐朝. 民族族群 :漢族. 出生地 :華州鄭縣(今陝西渭南華州區) 出生時間 :697年(武周萬歲通天二年)十二月十二日. 去世時間 :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六月十四日. 主要作品 :《進賜前後詔敕自陳表》《請車駕還京奏》《論吐蕃書》 主要成就 :平定安史之亂,收復長安、洛陽; 擊敗吐蕃、党項的入侵. 官位 :太尉、中書令、關內河東副元帥. 爵位 :代國公→汾陽郡王. 諡號 :忠武. 追贈 :太師. 人物生平. 早年事跡.

  7. 臺灣正體. 內湖郭氏古宅 ,俗稱 內湖紅樓 ,是位於 臺灣 臺北市 內湖區 文德站 旁的洋宅,列 市定古蹟 ,今作 郭子儀 紀念堂與郭氏宗親會聚會所。 歷史 [ 編輯] 內湖郭氏古宅位在 內湖高中 斜對面獅頭山麓 [1] ,從 文湖線 文德站一號出口旁可登上 [2] ,或從文德路267巷斜坡車道上去 [3] ,地址是文德路267巷19號 [4] 。 1917年,內湖郭氏郭崇飽第六代郭華溪在祖宅對面山腰上之現址購地興建此宅,亦說是1924年 [註 1] 才成為郭華溪之自宅 [3] 。 此宅占地面積1178平方公尺 [2] [3] ,建築面積426.2平方公尺 [3] 。 前有水池花園加背後樹林掩映以呈現「前水後山」格局 [2] 。

  8.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