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6月1日 · 人工智能AI所生成的答案雖然看似有模有樣但其實仍存在很多錯誤被外界稱為AI幻覺hallucinations)」。而近日ChatGPT開發商OpenAI就發表論文闡述已找到對策解決AI幻覺的問題從而減少模型邏輯錯誤避免編造謊言

  2. 4 天前 · 分享:. 騙徙透過Deepfake模仿他人外貌和聲音,即使有圖有聲也未必有真相,以下7招助各位提防Deepfake騙案。. 深偽技術(Deepfake)騙案成為新趨勢,繼早前網絡出現「AI李家超」偽造影像介紹投資計劃騙案,日前更有英國駐港公司打工仔與「AI上司」進行 ...

  3. 2023年2月25日 · 何宏禧指出,盲目引用AI聊天機械人訊息其實也有一定風險,「國外早已有研究發現,AI聊天機械人很多時會給予貌似合理錯誤訊息,去年末Meta停運Galactica便是其中一個例子。 」他提醒使用者必需自行審視所得資料準確性,小心AI提供一種看似正確但其實內容完全虛構答案,掉入AI使人「産生幻覺」(Hallucinate)陷阱。 此外,現時大專院校採用反抄襲軟件如Turnitin,主要是透過搜尋互聯網上資源以生成作品相似度報告(Similarity Report)。 何指出,軟件並不能有效偵測出由AI聊天機械人每次不一樣輸出,因此應對AI衍生問題仍需要使用其他反制ChatGPT識別工具如ZeroGPT(見下表),「這些應用透過深度學習來分辨文章作者是人類還是AI。

  4. 2024年4月2日 · 據公署調查所得,是次資料外洩事故主要是由於黑客取得數碼港一個具管理員權限帳戶憑證,加上有5大缺失所致,包括1)資訊系統欠缺有效偵測措施、2)沒有為遠端存取資料啟用多重認證功能、3) 對資訊系統進行保安審計不足、4)資訊保安 ...

  5. 2024年3月22日 · 近年偽冒短訊或虛假電郵騙案都有上升趨勢,不少人都誤信這些短訊,有人甚至差點又中招,為了提高大家警覺性,是次將為大家庭介紹騙徒方法及提供網絡安全小貼士讓大家可以預防網絡詐騙。 收到不明第三方發出短訊和電郵時,應該格外小心,絕不隨便透露個人資料。 以下是一些常見詐騙手法: 騙徒冒充網店職員,聲稱需要將款項轉賬到其他銀行戶口,同時威脅要凍結賬戶。 騙徒冒充上司,透過電郵要求買儲值卡(例如iTunes禮品卡)。 收到來自電訊服務供應商通知,聲稱積分即將過期,要求提供信用卡資料和一次性密碼以延續積分。 這類通知可能是詐騙,目的是盜取個人資料和激活電子錢包進行交易。

  6. 2023年8月1日 · 發布時間: 2023/08/01 11:27. 最後更新: 2023/08/01 11:30. 分享:. 繼WormGPT之後,又出現一個專為攻擊而生邪惡版ChatGPT,並且在暗網和Telegram上流通。. 自ChatGPT技術誕生,為世界衍生出無限可能性。. 一不小心就被不法分子,用於打造網路犯罪AI工具 ...

  7. 2020年10月19日 · 香港警務處亦在今年5月公佈,首四個月有787個針對本港惡意網站域名,有多位市民因假網站被騙導致金錢損失。 最近,一家網絡安全公司調查結果亦發現,騙徒喜歡模仿有利可圖域名,例如Google, Paypal, Amazon等知名網站,並通過網絡釣魚和騙局,竊取用戶機密身份驗證資料或金錢。 另一例子便是去年年中,在Facebook正式宣佈其加密貨幣計劃Libra前,便已經有人搶先註冊FacebookToken.org疑作釣魚網站欺騙網民,最終該網站被Facebook訴諸法庭並成功移除網站。 到底消費者在進行網購時,應如何分辨真假網站防止被騙或資料被盗? 【監控隱憂】聯合國首個數據中心落戶杭州 專家憂中國建「全球情報網」 【網絡監控】人權組織揭全球網絡自由度下跌 中國10分墊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