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7月11日 · 認清個人取向. 她建議學生應先問問自己的興趣,如對甚麼事情最熱衷;在學校有哪些學科較好? 再審視自己的長處及能力,也可思考未來5至10年的個人計劃、就業取向等,當中感興趣的行業是否需要專業的訓練如社工、護理、律師等,若需要的話便應朝那方面考慮。 大學神科中位數. Jenny 提醒考生,應趁放榜前的這一兩天讓自己冷靜下來,先為成績作一個合理估算,從而作好準備。 大部分聯招課程過往的收生分數都可在網上查考,如被考生稱作「神科」的港大內外全科醫學士課程及與工商管理學學士(國際商業及環球管理),去年文憑試中位成績為6科39分及38 分;而要入讀港大,中位數為5科26分,最低收生成績為工學學士、理學士和教育學士,5科22分已有機會入讀。

  2. 2018年7月11日 · 阮指他父母並非醫生,從醫是個人取向他在應試前沒有刻意做很多筆記,反而多highlight考試內容重點,讓自己更易消化。 同時,為應付不同考題的題型,他會不斷的做練習,以重溫鞏固溫習的內容。

  3. 2015年6月5日 · 做長工還是長散是個人取向。 正如有夫婦不願意生孩子,享受自由的二人世界。 但要有心理準備,當過厭了二人世界後,可能已過了生育年齡。

  4. 2017年2月16日 · 性別認同和性取向,是兩回事。 性別認同,是如何理解自己的性別;而性取向,是你喜愛何種性別的人。 性別酷兒是屬於性別認同的範疇,理解自己的性別多於單一的男或女,可以是又男又女、不男不女,有異於主流社會對男女的定義,故又可稱為性別 ...

  5. 2016年11月29日 · 他表示,身為黨的一份子,知道都不應該說,因涉及葉劉淑儀的個人取向。 對於有消息指他本人會退黨,田北辰回應指目前有很多變數,惟肯定不會在明年3月前作決定,不想予人不忠不義的感覺。

  6. 2024年3月17日 · 升中屢被欺凌埋藏性取向. 香港表面是開放社會,但華人心態始終較保守。 「我都曾經很害怕,我從未見過有跨性別的老師,在香港你怎會見過? 」從小時候開始她已知道自己有所不同,惟成長路上總被同儕視為異類,對她百般欺凌。 全靠發掘出戲劇天份及老師幫忙,讓她有所啟發。 「我小時候已很喜歡扮靚,愛穿媽媽的高跟鞋,玩爛她的化妝品。 由於我腳板較肥,10歲時已能穿上她的鞋子。 我媽媽並不介意,也從沒有打壓我,最多擔心鞋子被我穿爛而已。 」Briar在校園被欺負,也是媽媽為她出頭,然而這只會讓同學加劇對她的欺凌。 Briar在香港出生,一直在元朗讀書成長,是4分1泰國混血兒,爸爸是香港人,媽媽是中泰混血,下有一弟一妹,一家人主要以英語溝通。 加上兒時的Briar是一個肥仔,故小學轉校時已感到難融入同學的圈子。

  7. 2019年12月9日 · 青協家長全動網單位主任凌婉君指,社會事件突顯跨代價值取向不同,但提醒家長及子女處理衝突時,不宜期望改變對方價值觀,應以建立關係為本,先洞悉自己的情緒,再保持開放態度聆聽及表達需要,例如即使雙方政見不同,但父母仍擔心參與社運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