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武則天為了誇飾武周革命,創造了則天文字。部分的則天文字還傳到日本、韓國,甚至成為某些日本禮遇中國文化人的人名用字。 武則天著有《垂拱集》百卷,《金輪集》十卷,已散佚。今存詩四十六首,《全唐文》編其文為四卷。有《石榴裙》之思。

  2. 當時武氏總攬大權,故眾人稱高宗、武氏為 唐室 的兩個皇帝。. 由于唐高宗患 风眩病 ,無力 聽政 ,660年11月武氏开始臨朝,史载“自此内辅国政数十年,威势与帝无异”,683年1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作为 唐中宗 、 唐睿宗 的 皇太后 临朝称制 ,后改名 曌 [4] [d ...

  3. 公元705年,81歲的武則天病臥長生殿,張柬之等人在太子的支持下發動政變,武裝包圍武則天養病的住所,迫武則天傳位。 武則天在臨終前留下「遺制」:去帝號,稱則天大聖皇后;歸葬乾陵,與她的丈夫唐高宗合葬。

  4. 武則天派將軍曹仁、張玄遇、李多祚等率兵征討。由於伏兵,全軍覆沒。接著,武則天再派武攸宜、王孝傑等率兵討伐,均大敗而歸。神功元年(697年)四月,武則天又派武懿宗、婁師德、沙吒忠義率兵二十萬,討伐契丹。

  5. 武曌[zhào](624年-705年12月16日),一般被稱為武則天,幷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縣)人。唐朝至武周時期政治家,武周開國君主(690年10月16日-705年2月23日在位)。荊州都督武士彠次女。武則天十四歲入後宮,為唐太宗的才人,並於太宗死後入感業寺

  6. 載初元年(公元690年)九月九日,佳節重陽,武則天在一片頌歌聲中登基,改唐為周,洛陽為都城,改元天授。. 中國歷史上出現了獨一無二的女皇帝,「武周」取代了「李唐」。. 這一年武則天67歲,她躊躇滿志,要用絢爛的政績來譜寫「大周」的歷史。. 重視 ...

  7. 武則天像(視覺中國). 中國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可謂奇特女性,歷來人們對她褒貶不一,毀譽並至。. 在當時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在《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歷數武氏「罪狀」,把武則天說成是穢亂東宮的妖女淫婦,殘害忠良的惡魔,偷換江山的強盜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