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4月22日 · 【Now新聞台】《中國文化對談錄》由陳耀南撰寫,他香港大學中文系榮休教授。 陳耀南教授在書中,以簡明例子,深入淺出地解釋中國文化,將儒家形容為文化人的學派,道家為歸服自然的隱士派,墨家為勞苦大眾的幫會,法家為專制君主的參謀集團。

  2. 2024年4月11日 · DSE中文科閱讀理解考內地女作家散文 老師指整體難度適中. 2024年4月11日 19:21. 【Now新聞台】文憑試中文科向來有「死亡之卷」之稱,不過有老師就表示今年試題不算難。. 中文科筆試卷一閱讀理解乙部篇章援引內地女作家李娟的散文繁盛》,而文言文則節錄 ...

  3. 2024年3月6日 · 專頁指涉事的現代教育研究社出版的現代智趣中國歷史第二冊內地關員要求撕去書內的中國地圖指地圖違反中國法律要求包括將官方稱呼的釣魚島寫為釣魚台」,亦沒有標示南海十段線」。 教育局回應指,相關教科書在2020年通過評審,部分內容與國家去年發布的最新版本中國標準地圖,資料有不一致;局方會盡快通知出版社更新,亦通知其他出版社檢視課本,如發現地圖資料滯後,必須作出適切跟進。 【時事全方位重點提要】(4月24日) 2018年4月23日 21:10. 【時事全方位】修訂初中中史課(一) 2017年10月31日 10:46. 初中中史科新修訂將教授更多近代史. 2017年10月30日 21:46. 【時事全方位重點提要】(10月31日) 2017年10月30日 20:46.

  4. 2015年11月11日 · 0. 鏞記股權訴訟 雙方未就估值達共識. 2015年11月11日 18:31. 【now新聞台】鏞記的價值除了商譽外,還包括多幢物業,但與訟雙方都未能就估值達共識。 中環鏞記酒家以燒鵝馳名,他們的海報仍然可以見證當年歷史。 鏞記除了擁有它的金漆招牌外,資產還包括位於威靈頓街的鏞記大廈和鏞記酒家舖位自置的貨倉、公司現金、和銀行戶口現金,雙方初審時曾經就資產估值爭辯。 甘健成2011年入稟時認為鏞記集團總資產值約20億,但甘琨禮一方認為股權難變賣,應該要按資產估值打折,認為鏞記的資產只有13億。 估值的問題在上訴時未曾處理,現在法庭有終極判決後,雙方也沒有共識。 現時鏞記的股權分開兩部分,當中百分之55由甘穗輝次子甘琨禮持有,公司的最大股東,其餘百分之45則由長子甘健成一方持有。

  5. 2015年7月20日 · 2015年7月20日 16:17. 【now新聞台】基真小學五年級女學生羅芍淇前年在校內墮樓身亡,死因庭繼續聆訊。 基真小學校長及教職員等十多人到東區裁判法院聽審。 法庭傳召教育局高級學校發展主任溫崇超作供。 他指,校方在事發後要求校工不要打999,不符合教育局指引,亦不應考慮傳媒會否知悉事件,校方應以學生安全為大前提。 對於校方辯稱,因為沒有更換舊通告,而跟隨舊指引召喚聖約翰教傷隊到場,反映校方執行上有問題。 溫崇超又認同,學生被同學拉扯及倒出書包內的物件有欺凌成份。 死因研訊主任指,警方因應聆訊披露的內容要作進一步調查,有機會要傳召更多證人,死因裁判官將案件押後至星期四等候警方調查結果,如果沒有新發現將於同日結案陳詞,最快周四有裁決。

  6. 2018年9月23日 · 【Now新聞台】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高錕病逝,終年84歲。 高錕發明光纖作通訊之用,改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被譽為「光纖之父」。 他晚年患上腦退化症,與太太低調生活。 我們在幾秒之間接通全世界,全靠這些比頭髮更幼的光纖,發明它的,高錕。 1933年在上海出世,二戰之後移居香港,在聖若瑟書院讀了幾年中學,再到英國深造。 當大部分人連電腦都未用過,高錕已經走在科技的尖端。 1966年,他發表論文,提出將光纖應用在通訊上,以高純度玻璃做的光纖代替金屬電纜,大大提高傳輸速度及穩定性,自此地球兩端再無距離。 光纖不單止顛覆通訊模式,亦都改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高錕更加被譽為「光纖之父」。 光纖被廣泛應用,成為現代人的必需品,但就沒有成為高錕的搖錢樹,他一直都沒有申請專利。

  7. 2019年8月14日 · 在中環,銀行總部林立,滙豐銀行總行大廈亦其中之一。 在70-80年代,時任香港上海滙豐銀行執行主席的沈弼,落實興建的這一幢新總部。 至於他的繼任人浦偉士執掌滙控12年,期間收購英國四大銀行之一的米特蘭銀行,帶領滙豐由地區銀行邁向國際,而滙豐亦於1993年遷英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