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东坡家事》是由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制作出品,黄伟声监制,黄国辉编导,欧阳震华、万绮雯、王浩信、黄心颖、陈炜等主演的古装喜剧电视剧。 该剧讲述苏东坡面对朝廷上的明争暗斗,与政见不同的丞相王安石斗智斗力,更卷入辽国间谍阴谋的故事。

  2. 苏轼. 播报 讨论 上传视频. 北宋文学. 13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 [98]眉州眉山(今 四川省 眉山市 )人, 北宋 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85] [89]与父 苏洵 、弟 苏辙 三人并称“ 三苏 ”。 [86-88] 嘉祐 二年(1057年),参加 殿试 中乙科 [90-92],赐 进士及第 [93-94](一说赐 进士出身 ) [95]。 嘉祐六年(1061年),参加 制科考试 ,授 大理评事 、签书凤翔府判官 [88] 。 宋神宗 时,曾在杭州、 密州 、 徐州 、 湖州 等地任职。

  3.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是 宋代 大文学家 苏轼 的词作,作于谪居黄州时期,是即事抒情之作。 上阕叙事,着意渲染其醉态。 写夜醉回到居所,家童已睡熟,无人开门,只得“倚杖听江声”。 酒后静立于夜深的长江边,很容易触发联想。 下阕就写酒醒时的思想活动:几经挫折,受尽冤屈;满腹才华,却落得获罪流放的下场。 躲开名利场,乘坐扁舟,归隐江湖。 全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水乳交融,不假雕饰,语言畅达,格调超逸,颇能体现苏词特色。 作品名称.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作品别名. 临江仙·夜归临皋. 作 者. 苏轼. 创作年代. 北宋. 作品出处. 《 全宋词 》 文学体裁. 词. 目录. 1 作品原文. 2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3 创作背景. 4 作品鉴赏.

  4. 东坡》是北宋文学家 苏轼 创作的一首 七言绝句 。 这首小诗就以寻常生活小景——月夜里拄杖漫步于山石高低不平的东坡为乐,显示了诗人幽独高洁的心性和履险如夷的人生态度。 作品名称. 东坡. 作品别名. 东坡一绝. 作 者. 苏轼. 创作年代. 北宋. 作品出处. 《 苏东坡全集 》 文学体裁. 七言绝句. 目录. 1 作品原文. 2 注释译文. 注释. 译文. 3 创作背景. 4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名家评价. 5 作者简介. 作品原文. 播报. 编辑. 东坡①.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②, 莫嫌荦确坡头路③,自爱铿然曳杖声④。

  5. 东坡七集》是 苏轼 的诗文集。 苏轼的诗文集110卷,包括《 东坡集 》40卷,《东坡后集》20卷,《东坡奏议》15卷,《东坡外制集》3卷附乐语,《东坡内制集》10卷,《东坡应诏集》10卷,《东坡续集》12卷附校记。 从文学的角度看,价值较高的在前,后续三集,基本上包括了他的诗、词、散文、 书简 、 序论 等。 前后两集编定时间较早,比较可靠。 今存较早的七集本,是明成化四年(1468年)江西 吉安府 程宗 刻本·清光绪年间,有 缪荃孙 校刊本·民国年间有《四部备要》本。 中文名. 东坡七集. 作 者. 苏轼. 卷 数. 一百一十卷. 版 本. 明成化吉州刻、缪荃孙批校本. 目录. 1 作者简介. 2 各类校本. 作者简介. 播报. 编辑.

  6. 作品原文. 播报. 编辑. 东坡为①钱塘守时,民有诉扇肆②负债二万者,逮至则曰:“天久③雨且寒,有扇莫售,非不肯偿也。 ”公令④以扇二十来,就⑤判字笔随意作⑥行、草及枯木、竹石以付之。 才出门,人竟以千钱取一扇,所持立尽。 遂⑦悉偿所⑧负。 注释译文. ①为:担任。 ②肆:商店。 ③雨:下雨,名作动用. ④以:把. ⑤判字笔: 判案 所用的毛笔。 ⑥行、草: 行书 、草书. ⑦悉:全部. ⑧负:欠。 白话译文. 苏轼 担任钱塘太守的时候,有一个百姓前来诉苦,说卖扇子的人欠了自己两万银子,便抓来了那个卖扇子的人,卖扇子的悲伤地说:“长时间下雨,并且天气一直严寒,有扇子又卖不出去,不是(我)不肯偿还债务。

  7. 这是一首遣兴的诗作,是苏轼被贬黄州第三年的 寒食节 所发的 人生之叹。 诗写得苍凉多情,表达了苏轼此时惆怅孤独的心情。 此诗的书法也正是在这种心情和境况下,有感 而出的。 通篇书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气势奔放,而无荒率之笔。 《寒食诗帖》在书法史上影响很大, 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也是苏轼书法作品中的上乘。 正如 黄庭坚 在此诗后所跋:“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 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 作品名称. 寒食帖. 作 者. 苏轼. 创作年代. 北宋. 文学体裁. 中国书法. 文物原属. 原属圆明园收藏. 文物现状.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规 格. 纵:34.2厘米,横:199.5厘米。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