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2月1日 · 「在與客戶聊天的時候一定要同頻率,才能夠給予客戶準確適當的建言。 」陳育伶表示,自己主要的經營客群類別為企業主、老師、醫生,經由長年的深耕,這些客戶大多都已成為高收入族群,對他們而言,其實並不會排斥保險,關鍵在於如何打中痛點,進而促成保單。 最近這幾年,陳育伶是以美元利變型商品為主軸向客戶提供保單規劃建議,她會先篩選出當前有高額保障需求的客戶進行聯繫,然而,在升息的環境下,不容易與客戶同頻,與客戶溝通上確實需要花費更多的心力,同時也需要有更多的耐心。

  2. 2023年9月1日 · 2023 年 9 月 1 日. 0. 1374. 我過去服務的保險公司2個月前迎來每年重要的業務競賽活動業績倍增月」,在那同時適逢公司經營高層人事異動媒體報章大量新聞報導雖然見解不一但終究還是在市場引起話題但是面對這樣的情境所有業務人員在各級主管帶領下依循公司的推動策略與獎勵機制謹守工作本質齊心全力奮戰創造出非常亮麗的成績甚至還創造了好多新紀錄。 看到這個結果,讓我這個已退休多年的老同事都感到驕傲與感動! 我相信,能夠有這樣的績效產生,從業務體系層面來看,我看到多數人都清楚在這次的競賽活動中,自己的角色「是球員,而不是球評! 如果將職場看成是球場,那麼在這個在球場上「我們究竟是球員還是球評? 」這是我帶領業務時經常提醒業務主管與業務員的。

  3. 2023年6月1日 · 他特別提到公司及團隊之所以會希望夥伴們在第3季就達標IDA獎項的門檻是因為IDA有多個不同等級的獎項以經驗來看唯有在第3季前達成銅龍獎的標準才有機會在第4季時做最後衝刺收穫銀龍獎金龍獎甚至白金獎

  4. 2023年5月1日 · 為激勵夥伴以飽滿的熱情追逐IDA、以拚搏精神挑戰自我,金堅不定時在團隊中發起名為「吹牛大會」的挑戰。 所謂「吹牛」,即夥伴當眾喊出自己的業績目標。 以1萬元FYC為基礎,只要夥伴敢喊出當月的FYC目標,並「吹牛」當月達成,無論當月月底是否能達成目標,即可獲得100元的獎勵。 當然,若最終達成目標,還有一筆更加豐厚的獎勵。 從第二開始,上一挑戰失敗的夥伴,這一次再「吹牛」則不可獲得100元的獎勵,只有達成目標的夥伴能獲得獎勵;若是再次挑戰成功者,還可因為連續「吹牛」成功而獲得額外獎勵,之後的「吹牛大會」也以此類推。

  5. 2021年8月1日 · 1. 舉辦小組對抗的主題辯論. 如果團隊長在早會上舉辦辯論,這有別於平常的新穎活動形式,不僅容易激發夥伴的參與興趣與熱情,而且透過小組與小組之間緊張的競賽氛圍,能夠讓夥伴快速進入早會狀態。 更為重要的是,參與辯論還能考驗他們邏輯推理、語言表達以及隨機應變等多方面的能力,幫助他們在實際展業時,以更清晰的邏輯、更有條理的表達方式向客戶講解保險知識,甚至促成保單。 此外,對於辯論主題,團隊長可從引發夥伴深思的話題出發,如以「未來人工智慧到底會不會取代保險業務人員」為題,既能培養夥伴的辯證思維,更能讓他們在思辨過程中明白從事保險業的價值。 2. 組織專題演講的個人PK.

  6. 2020年12月1日 · 1673. 鑑於黃俊文副社長過往在壽險行業長達三十八年的經歷,其在業務線上之所見、所聞、所為之經驗,藉由本專欄分享:心態建立、現況趨勢、組織發展、展業技巧、從業體悟等,都化為文字給第一線的從業人員與團隊領導人參考。 今年中華職棒的總冠軍賽,呈現出一段相當激勵人心的過程,統一獅在決賽大比分1:3明顯落後,只要再輸掉1場就無緣奪冠的劣勢下,硬是連贏3場,演出大逆轉,最終以決賽總戰績4比3拿下睽違7年的總冠軍。 我雖然不是獅迷,但整個況仍看得我激動萬分。 而中信兄弟又再一次與總冠軍擦身而過,球賽結束後,看著滿臉落寞神情的球員、哭紅了眼的啦啦隊,真是替他們不捨。 但滿場的象迷,依然留在現場,且不斷齊聲納喊著向球員感謝打氣加油,這也讓我感動不已!

  7. 2023年6月1日 · 我們每一年的年度目標都應該比去年更高才對,如果不是,那還需要挑戰嗎? 不如停下來退休吧! 道理就是這麼簡單。 所以我每年給自己的期許,就是每年都要比過去的自己更好。 既然一定要成長,那麼每年應該要成長多少呢? 是10%、20%、30%、50%,還是100%呢? 我們的成長速度應該是什麼樣的狀態呢? 攤開我過去7年的紀錄,每一年我的成長幅度是100%,我幾乎年年成長翻倍,為什麼? 因為我不認為5%、10%是成長,每年翻倍成長我認為才能稱得上是成長。 我是從科技產業學到這樣的思維與策略:依據摩爾定律,電腦每2年就會加快其翻倍的速度。 如果科技業每2年就可以翻倍的話,為什麼保險業不可以?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