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 子舆 (待考,一说字子车、子居),与 孔子 并称“孔孟”,鲁国邹(今山东邹城)人。. 战国时期 儒家思想 代表人物之一,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 [26-27] 孟子自幼父亲早逝,与母亲 ...

  2.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之一(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

  3.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华夏族,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相传他是鲁国姬姓贵族公子庆父的后裔,父名激,母仉(zhǎng)氏。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4. 其他人也問了

  5. 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 万章 等)共同编撰而成。

  6. 性善论,是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人性论述,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之为善,是他的本性的表现,人之不为善,是违背其本性的。.

  7.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 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也就是山东 邹县 东南人),距离 孔子 的故乡 曲阜 不远。孟子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所作议论文。 这篇文章通过舜、傅说等古代圣贤在困境中振作精神、奋发努力而终于大有所为的事实,说明一个人想要完成自己的天赋使命,必须经历种种挫折和考验,进而分析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亦是如此,最后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