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 展开 30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杜甫712年2月12日 [1]—770年), 字 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唐代 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自其曾祖时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 [67]与 李白 合称“ 李杜 ”。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 李商隐 与 杜牧 即“ 小李杜 ”区分,杜甫与李白又合称“ 大李杜 ”,杜甫也常被称为“ 老杜 ”。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少年时期曾先后游历 吴越 和齐赵,其间曾赴 洛阳 应举不第。 三十五岁以后,先在 长安 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 官场不得志,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 天宝 十四载(755年), 安史之乱 爆发, 潼关 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

  2.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 李白 并称“ 李杜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

  3.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 李白 并称“ 李杜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

  4. 0. 《登高》是 唐代 诗人 杜甫 的诗作。. 此诗作于 大历 二年(767)作者在 夔州 之时。. 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 首联为局部近景,颔联为整体远景。. 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 ...

  5. 0. 《登岳阳楼》是唐代诗人 杜甫 的诗作。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之作,前两联写登 岳阳楼 所见,用凝练的语言,将 洞庭湖 水势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和宏伟壮丽的形象真实地描画出来,勾勒出一幅气象万千的画面。 颈联表现自己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 尾联抒写出诗人眼睁睁看着国家离散而又无可奈何,空有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的凄伤。 这首诗意蕴丰厚,抒情虽低沉抑郁,却吞吐自然,显得雄浑大气,气度超然。 作品名称. 登岳阳楼. 出 处. 《 全唐诗 》 作 者. 杜甫. 创作年代. 唐代. 作品体裁. 五言律诗. 目录. 1 作品原文. 2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3 创作背景. 4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名家点评. 5 作者简介. 作品原文. 播报. 编辑.

  6. 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 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 诗圣 ”,与李白并称“ 李杜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

  7. 个人中心. 对雪. 播报 讨论 上传视频. 唐代杜甫诗作. 展开 15个同名词条. 收藏. 我的收藏. 0有用+1. 《对雪》是唐代诗人 杜甫 创作的一首 五言律诗 。 这首诗作于 安史之乱 诗人被陷长安之时,抒写对雪独坐的情景。 首联写唐军惨败的场景和自己困居长安的愁绪,中间两联转写雪景和自己生活困窘的情景,尾联再写到对时局和家人的忧念。 诗人有层次地抒发了对世乱时危的忧虑、贫寒交加的窘迫以及牵挂亲人的忧思,并将沉痛、苦闷、忧愁、无聊等种种复杂心情,与薄暮乱云、急雪回风的景象交融在一起,形成悲凉伤感的浓重气氛。 全诗以“愁”贯穿,绘景兼寓时局,含蓄蕴藉又贴切自然;叙事浅近,以细节突出典型环境,语意凝厚。 作品名称. 对雪. 出 处. 《全唐诗》 作 者. 杜甫. 创作年代.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