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9日 · 1947年底國民政府正式頒布 中華民國憲法 ,將國民政府改組為 中華民國政府 並正式 行憲 ,同時間與 中國共產黨 全面爆發 內戰 ,失利後於1949年12月7日退守 台灣 ,僅統治 臺澎金馬 地區,形成與中共建立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 相隔 台灣海峽 兩岸 分治對立局面。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 初期在台灣施行 威權統治 ,另一方面大力發展 經濟建設 。 1971年,中華民國 退出聯合國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取代中華民國政府在聯合國及其附屬組織的「 中國 」席位,許多國家轉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並與中華民國斷交,中華民國失去 廣泛的國際承認 。 1987年中華民國政府宣布解嚴恢復 憲政 ,並實施民主化改革,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的 中國大陸 之非政治交流也逐漸恢復。

  2. 中華民國 是位於東亞的民主共和國,同時為 聯合國 創始會員國之一及前 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自1912年 成立 至1971年 退出聯合國 期間為廣泛承認的「 中國 」 代表政權 ,現因 實際控制領土 及政治狀況常被通稱「 臺灣 」。 實轄領土面積36,197平方公里,包括 臺灣本島 及 附屬島嶼 、 澎湖群島 、部分 福建沿岸島嶼 與部分 南海諸島 。 原 首都 為 南京市 ,目前 中央政府所在地 為 臺北市 , 自由地區最大城市 為 新北市 。 自由地區總人口 約2,360萬,主要由 漢族 與 臺灣原住民族 組成。 國家語言 為各固有族群使用之自然語言及 臺灣手語 ,通用 標準漢語 ,書寫使用 正體中文 。 辛亥革命 爆發兩個月後,中華民國於1912年1月1日宣告成立。

  3. 中国传统上是一个 儒学 国家,以 夏历 为历法,以 五伦 为道德准则。 春秋时期 孔子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开始办 私塾 培养人才, 汉朝 时采用 察举 推选政府官员, 隋朝 起实行 科举 在平民中选拔人才。 此外,中国歷朝歷代都设有 史官 ,因此保存有十分详尽的历史资料,如《 二十四史 》、《 资治通鉴 》等。 古代中國在科學領域上也有豐厚的成就。 名稱. “中或”(中國) 何尊 銘文中的“中或”(中國)字樣. 「中國」一词目前最早見於公元前11世纪商周之際,此前则难以考证。 在 殷墟 甲骨文 中已有“四方风”、“西或(西面的国家)”、“东或(东面的国家)”等词汇, 殷人 则自称“中商” [18] 。

  4. 中華民國臺灣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目录. 序言. 出處及其應用. 英文名稱. 民調. 評價. 参考文献. 参见. 中華民國臺灣 ,是第十四任 中華民國總統 蔡英文 在2019年提出的國家論述概念,與 台灣共識 相同,被認為是 兩國論 的延伸。 這個概念,將 台灣 認同和 中華民國 認同,兩者視為同一認同。 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延伸出:“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國家”和“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兩者可以相互轉換和運用於內政與外交場合,所發佈的官方正式談話、新聞以及文件上。 [1] 维基文库 中的相关原始文献: 第十五任總統就職演說. 维基文库 中的相关原始文献: 108年國慶講話. 出處及其應用.

  5. 中華民國 ( 粵拼 : zung1 waa4 man4 gwok3 )係一個位於 東亞地區 嘅 民主共和國 ,簡稱 民國 ,國際社會普遍叫做「 臺灣 」 [17] [18] [19] [20] 。 佢而家有效嘅統治領土包括 臺灣島 、 澎湖列島 、 金門 、 馬祖 (臺澎金馬)、 東沙群島 同埋 南沙太平島 ,總陸地面積有36,197平方公里。 中央政府喺 臺北市 ,退守臺灣之前嘅首都喺 南京 。 中華民國係 第二次世界大戰 嘅主要戰勝國,亦係 聯合國 嘅主要創會國之一。

  6. (重定向自 台灣 ) 臺灣 ( 俗字 寫作 台灣 ), 西方世界 亦稱 福爾摩沙 (葡萄牙語: Formosa ),是位於 東亞 、 太平洋 西北側的 島嶼 ,地處 琉球群島 與 菲律賓群島 之間,西隔 臺灣海峽 與 中国大陆 相望,海峽距離約130公里,周圍海域從3點鐘方向以順時鐘排序分別為太平洋( 菲律賓海 )、 巴士海峽 、 南海 、臺灣海峽、 東海 。 面積約3.6萬 平方公里 ,在 當前全球各島嶼面積排名中位居第38(或39) ,島上約七成面積之地形為 山地 與 丘陵 , 平原 主要集中於 西部 沿海,地形海拔變化大,最高點3952公尺。

  7. 臺灣係 大中華地區 唯一實施全面 民主 普選 嘅地方,自1990年代解嚴後,言論、集會、人身自由喺島上都得到充份保障,但由極權到民主嘅過渡期中,島內藍綠兩派政黨對立壁壘分明,政治環境經常受統獨問題、群族融合、國際認同問題以至黑金政治所擺佈。 名嘅由來. 臺灣個名,一説源自臺南原住民 西拉雅族 嘅「Taian」或者「Tayan」,指「外來者」 [11] ;荷蘭殖民時期叫「Taioan」,音譯成「大員」、「臺員」、「大灣」或「臺窩灣」,原本只係講今日 臺南 安平地區一帶,清朝演變成成個島嘅名 [12] 。 另一說指 明代 漢人由 福建 去 臺灣海峽 時,海峽有黑水溝之稱,水流兇險,有去無回,到埗後又因病疫而客死異鄉,於是將臺灣叫「埋冤」,後來因為大吉利是,按閩南話發音改成「臺灣」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