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矩震级(英語: moment magnitude scale,缩写:MMS;记作 M W、Mw),台湾称地震矩規模,是記錄地震強度的標度。 1977年由 美國 加州理工學院 地震學 家 金森博雄 教授制定。

  2. 地震矩規模 (英語: moment magnitude scale ,縮寫: MMS ;記作 MW 、 Mw ),中國大陸、香港、澳門稱 矩震級 ,是記錄地震強度的標度。. 1977年由 美國 加州理工學院 地震學 家 金森博雄 教授制定。. 計算公式為:. ,其中 為 地震矩 [1] 。. 由公式可以看出,矩震級 ...

  3. www.wikiwand.com › zh-tw › articles矩震級 - Wikiwand

    地震矩規模 (英語: moment magnitude scale ,縮寫: MMS ;記作 MW 、 Mw ),中國大陸、香港、澳門稱 矩震級 ,是記錄地震強度的標度。. 1977年由 美國 加州理工學院 地震學 家 金森博雄 教授制定。. 計算公式為:. ,其中 為 地震矩 [ 1] 。. 由公式可以看出,地震矩 ...

  4. www.wikiwand.com › zh-hans › articles矩震級 - Wikiwand

    矩震级(英语: moment magnitude scale,缩写:MMS;记作 M W、Mw),台湾称地震矩规模,是记录地震强度的标度。 1977年由 美国 加州理工学院 地震学 家 金森博雄 教授制定。

    • 概览
    • Mw排序
    • Mw与震级
    • 震级分类

    利用地震矩的大小确定震级

    矩震级是利用地震矩的大小确定震级。地震矩是一个描述地震发生时的力学强度的物理量(类似于力矩的概念),它由地震断层的破裂面积、平均错动量及岩石的剪切模量的乘积来确定。地震矩及矩震级可通过地震波谱的综合反演求得,或通过地震的破裂特征(地震断层规模、震源深度、错动量及岩石力学性质等) 求得。

    以前的地震科普材料里已经比较多地介绍过,什么是里氏震级?怎样从近震震级ML,逐步推广到面波震级Ms,体波震级Mb?在那些材料里一般都会告诉大家,对于震源浅且距离远的强震通常测定面波震级Ms。可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科学家在研究全球地震年频度与面波震级Ms的关系时发现,缺失Ms超过8.6的地震。他们认为,当Ms超过8.6以后,尽管地表出现更长的破裂,显示出地震有更大的规模,但测定的面波震级Ms值却很难增上去了,出现所谓震级饱和问题。于是,从反映地震断层错动的一个力学量:地震矩M0出发,又提出一种新的震级标度:矩震级Mw。

    在力学里,矩的概念是用来讨论物体转动问题的。例如,用双手放在桌子的两边,在水平方向上一只手向前推,另一只手向后拉,桌子就可能转动。桌子是否转得动以及转动量的大小不仅与这对力的大小,而且与这对力的距离有关。这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叫做力偶。衡量这对力偶对于转动作用大小的是力偶矩,其量值等于其中一个力的值与它们之间的距离之乘积。这个概念被引伸到断层位错问题,可用断层面积S、断层面的平均位错量和剪切模量μ的乘积定义地震矩 。显然,这是对断层错动引起的地震强度的直接测量。

    以往的科普材料里,在说明震级与地震烈度的区别时,常常强调,地震烈度是从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及引起的影响反映地震的大小,而震级反映了地震波能量的大小。要将由里氏震级发展起来的几种震级标度与矩震级做比较,就不能不更进一步说清楚,只有矩震级才真正反映了地震错动的大小。那几种震级只是抓住某一种地震波的最大振幅来标征地震的大小,它们与地震波能量大小的关系只是一种统计关系。而地震波能量也只是地震释放总能量的一部分。又由于最常用的面波震级达8.6以后又有饱和问题,比较特大地震当然得用矩震级了。

    地震有强有弱,用以衡量地震本身强度的“尺子”叫震级。震级可以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它的单位是“级”。其大小与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关,地震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震级标准,最先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提出来的,所以又称“里氏震级”。矩震级是一个对数函数,震级每相差2级,其能量就相差1000倍。一个8.5级地震通过地震波释放出来的能量,大约相当于二滩电站连续发电近6年的电能总和。

    按照震级的大小,也可以对地震进行分类,我国通常分为以下几类:

    微震 —— 震级小于3级的地震;

    弱震 —— 震级等于或大于3级、小于4.5级的地震;

    中强震—— 震级等于或大于4.5级、小于6级的地震;

    强震 —— 震级等于或大于6级的地震。也有人把震级等于或大于7级的地震称为大震。

    摘要 震级修订是世界各国地震台网(中心)地震参数测定工作的常规工作的一个环节。汶川地震发生后,我国地震台网速报的汶川地震的“面波震级”为7.8级;5天后修订为“面波震级”8.0级。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国家地震中心(NEIC) 速报的结果是“矩震级”7.8级;不久,将其修订为“矩震级”7.9级。地震后翌日,我们由“地震矩张量反演”得出,汶川地震的“矩震级”至少为7.9级,所释放的“标量地震矩”至少为4.4×1021 N·m。无论是“面波震级”,还是“矩震级”,汶川地震都要比唐山地震(“面波震级”7.8级,“矩震级”7.6级)大得多。汶川地震的“矩震级”(7.9级)比唐山地震的“矩震级”(7.6级)大0.3级,表明汶川地震释放的能量比唐山地震释放的能量大约3倍!事实上,汶川地震的断层长度大约为300 km,也是唐山地震断层长度(不足100 km)的3倍多。汶川地震的震级大、断层长,从震源特性的角度说明了为什么这次地震会造成如此巨大的破坏。

  5. 所謂地震震級,是以一個數字表達該地震的大小(或稱規模),一般與釋放的能量有關。 這個概念最初由黎克特先生(Charles Richter)於1935年提出。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現時計算震級的方法少說也有好幾十款。 較常用的有四種,分別是本地震級Ml、體波震級mB、面波震級Ms和矩震級Mw。 也有一些比較特別的,例如按震動時間長度計算的時間長度震級Md、按地震感覺報告和破壞情況推算的宏觀地震震級M ms 、按海嘯高度計算的海嘯震級M t 等等。 地震波. 地震發生後,其釋放的能量便會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方八面傳播出去。 一般而言,地震的規模愈大,地震儀錄得的波幅愈高。 又因為地震波在向外擴散的過程中減弱,所以在遠離震中的地方錄得的地震波幅較接近震中的地方為小。

  6. 矩震级 (英语: moment magnitude scale,缩写: MMS;记作 MW 、 Mw),台湾称 地震矩规模,是记录地震强度的标度。 1977年由 美国 加州理工学院 地震学 家 金森博雄 教授制定。 计算公式为: ,其中 为 地震矩 [1]。 由公式可以看出,矩震级每增加一级需要 倍的 能量,也就是31.6倍能量。 公式中使用的常数是为了使此标度与其他地震近震震级(如 里氏地震规模)的数值相似。 矩震级的优点在于它不会像近震震级那样容易饱和。 亦即,大于某震级的所有地震之数值都相同的情况不会发生。 另外,此标度与震源的物理特性有较直接的联系。 因此,矩震级已经取代近震震级成为世界地震学家估算大规模地震时最常用的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