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自成立後,通稱或簡稱「中國」、「華」 [49];即使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因國共內戰而被迫把中央政府所在地遷到臺灣省臺北市後,一直到前總統蔣經國逝世前,中華民國政府依然稱自己為「中國」或「自由中國」,且不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性
中華民國,在亞東之極,民國元年革清舊命而立。 先立於武昌,後都南京,立臨時政府。俟政府遷北京,遂開國會,舉袁世凱為大總統。 世凱既平孫文之二次革命,遂以帝制自為。 至袁氏卒,軍閥鏖戰未止,孫文乃立護法政府於穗,開護法國會。中國國民黨則南立國民政府, ...
中華民國國民中,有些是中華民國自由地區(中華民國政府實際統治的臺灣、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等地) [註 1] 人民,有些為在中華民國自由地區無戶籍之國民。 內政部表示:目前的「在台無戶籍國民」有好幾萬人 [3]。 在台灣地區設有戶籍之中華民國國民通常 ...
中華民國外交是指中華民國的外交關係,其與邦交國的外交關係在過去是建立在承認中華民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的基礎上 [1],自1988年李登輝繼任總統之後則改採務實外交而不再強求中國代表權 [2]。截至2020年12月,中華民國與世界15個主權國家擁有正式外交 ...
- 1928-1971
- 1945-1955
- 1941-1972
- 1945-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