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姬姓,是 周武王 之子 唐叔虞

      • 溫姓 為 中文姓氏 之一,在《 百家姓 》中排名第321位。 溫氏的遠祖出自姬姓,是 周武王 之子 唐叔虞 的後裔 。
  1. 其他人也問了

  2. 臺灣正體. 工具.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溫姓 為 中文姓氏 之一,在《 百家姓 》中排名第321位。 溫氏的遠祖出自姬姓 周武王 之子 唐叔虞 的後裔 [1] 。 寫法 [ 編輯] 香港傳統寫法是「温」,右上角使用「日」,與中國大陸標準寫法相同,並與 簡化字 無關;而臺灣標準寫法是「溫」,右上角用「囚」。 不過,由於早期 繁體中文 的電腦字庫是由臺灣人製作,所以早期通用的 大五碼 只有「溫」字而無「温」字,導致不少香港人打字慣用「溫」字代替「温」字,而手寫仍寫作「温」。 臺灣方面,因異體字緣故而存在「溫」、「温」兩姓,其中以「温」姓居多 [2] ,但常被寫作「溫」姓 [3] [4] 。 堂號 [ 編輯] 「三公堂」: 唐朝 時, 溫大雅 (溫彥宏)為禮部尚書,封黎國公。

  3. 溫氏的遠祖出自姬姓 周武王 之子 唐叔虞 的後裔 [1] 。 寫法 [ 编辑] 香港傳統寫法是「温」,右上角使用「日」,與中國大陸標準寫法相同,並與 簡化字 無關;而臺灣標準寫法是「溫」,右上角用「囚」。 不過,由於早期 繁體中文 的電腦字庫是由臺灣人製作,所以早期通用的 大五碼 只有「溫」字而無「温」字,導致不少香港人打字慣用「溫」字代替「温」字,而手寫仍寫作「温」。 臺灣方面,因異體字緣故而存在「溫」、「温」兩姓,其中以「温」姓居多 [2] ,但常被寫作「溫」姓 [3] [4] 。 堂號 [ 编辑] 「三公堂」: 唐朝 時, 溫大雅 (溫彥宏)為禮部尚書,封黎國公。 其二弟 溫大臨 (溫彥博)為中書令,封虞國公。 三弟 溫大有 (溫彥將)為中書侍郎,封清河郡公。 時稱「一門三公」。

  4. 溫姓為中文姓氏之一是中華百家姓之一溫氏的遠祖出自姬姓是周武王之子唐叔虞的後裔姓氏來源有很多種說法比較可信的說法是部分起源於今河南溫縣西南形成宗族望族的是西漢的并州祁今山西祁縣)。

  5. 根據這一原則經過認真探索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認為部分溫氏出自己姓為顓頊高陽氏後裔始祖溫平是溫國的締造者創始人溫人以國為氏始有溫姓

    • 概觀
    • 基本介紹
    • 姓氏概述
    • 姓氏源流
    • 部分姓氏始祖
    • 遷徙分布
    • 宗族文化
    • 郡望堂號
    • 宗祠用聯
    • 家譜文獻

    溫(姓氏)一般指本詞條

    溫姓是中華“百家姓”之一。姓氏來源有很多種說法,比較可信的說法是:溫姓的部分起源於今河南溫縣西南,形成宗族、望族的是西漢的并州祁(今山西祁縣)。 根據公安部2009年身份證資料庫的數據統計,溫姓人口數量約190萬,在中國各姓氏中排名第104位。溫姓的主要名人有溫疥、溫嶠、溫子升、溫彥博、溫庭筠、溫家寶、溫皓然等。

    •中文名稱:溫姓

    •外文名稱:WEN / WAN

    •人口數量:約200萬

    •人口排名:第104位

    •著名人物:溫子升、溫彥博、溫庭筠、溫家寶、溫皓然

    •姓氏出處:宋代《百家姓》

    溫姓是中華姓氏中的一個著名姓氏。在宋朝《百家姓》中,排名第321位。按當今人口多少計算,現有人口190餘萬,占全中國人口的0.16%,在當代姓氏統計中,排名第104位。溫氏在中華民族的起源與發展中,和其他姓氏一道,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中華民族史上,寫下了光輝燦爛的篇章。

    關於溫姓之源,過去有不同的版本,有不同的說法。最具代表性的是“三源說”和“多源說”。“三源說”主張部分溫姓有三個源頭:一是出自己姓,為顓瑞高陽氏之裔,是昆吾氏之子立溫國後以國為氏。二是顓頊高陽氏之裔,昆吾氏之子蘇國之後,源於蘇國己姓。清人張澍《姓氏尋源》說:“春秋僖公十年,狄滅溫。溫子奔衛。溫子即蘇子,蘇氏為己姓,則溫出己姓無疑。”此說主張溫氏始祖為西周初年蘇國的始君蘇忿生。三是認為溫氏源於姬姓,為唐叔虞之後。唐人林寶《元和姓纂》載:“溫,唐叔虞之後,晉公族受封河內之溫,因以命氏。又郤至食采於溫,亦號溫季。”《新唐書·宰相世襲表》沿襲此說。主張溫氏始祖為唐叔虞和郤至,經考證這個是宋明後修譜時的附會。

    “多源說”更為複雜,除了上述三源之外,還有劉 氏改姓溫,菲律賓國王蘇祿東次子溫哈赤改姓溫,少數民族改姓溫等等。研究中華姓氏,就要正本清源。根據這一原則,經過認真探索,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認為(部分)溫氏出自己姓,為顓頊高陽氏後裔,始祖溫平,是溫國的締造者、創始人,溫人以國為氏,始有溫姓。

    《戰國瑣事》是秦比較反對的書,因為當時的皇帝秦始皇本姓嬴,在該書裡面記載為黃帝的曾孫帝顓頊的後代,但溫姓出自己姓黃帝的後裔,以國名為姓。其遠祖先是黃帝,近祖先是顓頊,受姓祖先為己平(溫平),當時嬴政身邊一個閹人姓溫,因此嬴覺得此書是一個極大的侮辱,一統之後趁焚書事件一齊將此書從歷史中抹去,當然這件事情也沒記載,不能判斷真偽.

    這有兩個依據:一、歷史文獻。相傳《唐太常丞溫信碑》云:“溫,顓頊裔,為己姓。”這個太常丞溫信可能就是溫佶,大約屬於後人的誤記。《國語·鄭語》說:“己姓,昆吾、蘇、顧、溫、董”。韋昭註:“五國皆昆吾之後別封者。”這說明,溫國與昆吾、蘇、顧、董四國都是顓頊高陽氏後裔昆吾的後代,同為己姓。溫於夏代前期建國,夏代末年,商族崛起,今本《竹書紀年》載:“帝癸二十六年,商滅溫。”商族於公元前1605年,在伐夏過程中滅掉溫國。文獻記載溫國興亡史有根有據,所說溫姓源於溫國。絕非空穴來風。二、碑碣墓誌等實物資料。濟源市文物局幹部盧化南先生對溫佶碑和溫邈墓誌的考古發現與文物價值已經作了詳盡的介紹。這對於探討溫氏之源有重大的參考價值。過去雖然大都主張溫氏為顓頊高陽氏的後裔,但具體得姓始祖不詳。如今這兩塊碑石明確無誤地記載溫國始君名平,找到了溫姓始祖,解決了溫姓之源。其重要價值,不限於此,還對溫姓流變作了記載,是說著名的太原堂溫氏就是溫平的後裔。《唐故太常丞贈諫議大夫溫府君(佶)神道碑》說:“溫氏裔顓頊,為己姓,其後有平,佐夏滅窮,厥用祚土,子孫因居其邑頁仍其侯。著名書法家柳公權書丹,規格甚高,史料價值甚高。再一個是《唐故征君左補闕溫先生(邈)墓志銘並序》云:“溫先生諱邈,字順之,本己姓,有平者,佐夏滅窮,受封於溫,因以命氏。自平至乂,二十六代,仕周為司馬,別封於祁,始為太原人。”由此可知,溫族始於夏代前期,始祖名平,因助夏滅有窮氏有功,受封於溫(今河南 溫縣),建立溫國。溫平至二十六孫溫乂時,別封於外地。溫佶碑說別封於郄地,溫邈墓誌說別封於祁。郄與祁字形與音相近,兩地相距不遠。

    有可能是溫乂別封到郄地,至西漢初,其後裔溫疥之孫溫何遷至太原祁縣。其後裔中名人輩出,有東漢精忠報國的溫序、三國魏涼州刺史溫恢、西晉司徒溫羨、東晉安郡公溫嶠、赫赫有名的唐初三彥——溫大雅、溫彥博、溫彥將。追根溯源,這些人都是平的後裔。溫佶是溫大雅的五世孫,溫邈是溫大雅的六世孫。因而溫氏主流郡望——太原堂溫氏是由溫平後裔形成的。根據文獻記載與碑刻資料,溫氏部分祖根在溫縣

    起源一

    源於己姓,出自顓頊帝高陽氏的後裔夏朝大臣平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距今已有約四千年的歷史。

    起源二

    源於己姓,出自商末周初大司寇蘇忿生的後裔,屬於避難改姓為氏。

    起源三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大夫郤至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據史籍《廣韻》、《萬姓統譜》等的記載,西周初期,周成王姬誦封弟弟叔虞於唐,號唐叔虞,字子於。

    但是溫氏始祖是誰卻有幾種不同的說法。除了古溫國肇立者溫平外,還有因周朝時溫地曾歸晉國而說晉國開國者唐叔虞是溫姓始祖。還有一種說法直接將晉國封溫的三位大夫之一郤至說成是溫氏始祖,因為郤至雖然是封溫最晚且時間最短的一位大夫,但只因史書上有稱其溫季之說,就有人將其說成為溫氏始祖。

    針對這些說法,中國最的姓氏研究機構之一——華夏姓氏源流研究中心,於2008年4月19日在江西上饒召開了專門的研討會——中華百家姓氏源流(溫氏)研討會。會議通過對大量歷史資料的研究,確認《溫縣誌》、《路史》、宋朝沈括《溫氏譜序》、唐朝溫佶碑和唐朝溫邈墓誌所載溫氏源出夏代溫國一說較可信,溫佶碑和溫邈墓誌更是清晰地記載了溫國立國君是平公和太原堂溫氏形成等歷史。這些說法符合中華民族和中華百家姓氏起源與發展的歷史。唐叔虞和溫季不能稱其為溫氏始祖,他們的後裔若有姓溫,也只能是改附,而不能稱之為起源。

    歷史發展

    先期的溫姓主要分布於黃河流域中部,主要集中於河南、山西地區。西周初,溫人一支向西遷到甘肅祁連山,與月氏人相遇,成為月氏人中的溫部落,再往西遷的溫人在新疆南部建立了溫宿國,成為漢代西域三十六國之一。漢朝初,溫姓已經在山西太原形成望族,在華北地區有了較大的發展,為漢代的常見姓氏之一。漢、晉、南北朝以後,我國北方戰亂頻繁,北方地區溫姓受到了很大的衝擊,人口急劇減少。一部分人向西北遷移,一部分人與中原其他姓氏一樣,為避戰亂,紛紛向南方和東南遷移。最終成為南方的著名姓族。 宋朝時期,溫姓大約有2萬人,這一數字不包括外族統治下的北部和西北地區的溫姓。溫姓為宋朝的小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河南、廣東和福建三省。南北溫姓人口幾乎各占一半,全國形成了中原、粵閩兩大塊溫姓人口聚集區。河南為溫姓的第一大省,居住了溫姓總人口的50%。 明朝時期,溫姓人口激增,大約有近14萬人,約占全國人口的0.15%,上升為明朝第一百一十一位姓氏,這一數據包括了北部和西北地區的溫姓,因此溫姓的人口急劇上升。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江西、山西,這兩省溫姓大約占溫姓總人口的65%,其次分布於陝西、浙江、廣東三省。江西為溫姓第一大省,約占總溫姓人口的46%。全國形成了北部晉陝、南方粵贛浙兩大塊溫姓人口聚集區。宋、元、明期間,其人口的流動主要由中原向西北和向東南兩反向移動,初步形成了南北溫姓分布的局面。

    當代分布情況

    當代溫姓的人口已達到190餘萬,排在全國第一百零四位,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16%。自宋朝1000年中,溫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上升的態勢。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廣東、江西兩省,大約占溫姓總人口的39%,其次分布於四川、福建、山西、河北、河南、浙江、山東,這七省的溫姓又集中了34%。廣東居住了溫姓總人口的25%,為溫姓第一大省。全國已形成粵贛閩、四川和華北三塊溫姓人口聚集地區。溫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在粵贛閩部分、廣西東部部分、浙江南端、湖南溫南部、川I甘青交界地區、陝寧北部、山西大部、內蒙古中部、京冀西部、 安徽北部。溫姓一般占當地人口比例在0.24%以上,最高可達1.1%以上,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占了國土總面積19.4%。該地區居住了大約52%的溫姓人群。在青海湖以西的其他地區,溫姓一般占當地人口比例在0.08%--0.24%之間,以上地區覆蓋面積約占了國土總面積的48%,該地區居住了大約46%的溫姓人群。海外溫姓人口主要分布於東南亞。

    溫姓的宗族文化,主要反映在“精神風範”、“郡望名門”、“堂號堂聯”、“家序輩字”、“傳聞典故”等方面。溫姓有著明顯不同於他姓的內容,有著自己族姓的特色,這也是其不同於他姓之處。

    溫姓的精神風範,反映出溫氏族人的傳統美德,主要表現在做人處事上。古代廣東 梅州梅縣 區良善公作《家訓》六則,可窺斑而知豹:一孝順父母;二和睦兄弟;三嚴端品行;四崇尚節儉;五公明息訴;六積德錦後。

    溫氏的郡望名門,主要有:河內郡,溫氏發源地所在郡,表示不忘祖地;汲郡,有北魏名家溫子升等;太原郡,有唐代溫氏三彥;河南郡,有晉代溫羨六龍和宋代溫仲舒,還有河北清河郡、山東平原郡等,都是溫氏名人較多之地。

    溫氏的堂號較多,多以慎終追遠、弘揚祖德、敦親睦族為標誌,常把祖先的嘉德懿事貫用於堂號之上,以彰顯其族和激勵後代。

    溫氏祠堂的堂聯,大都是將祖先的事跡,藝術地展現出來,達到數典敬祖、澤被後代目地。如:“才諧三子(三彥),詩美八叉(溫庭筠)”、“雅聞鵬舉(溫子升),明沏犀燃(溫嶠)”、“六龍忠孝家聲遠(溫羨),三彥鴻才世澤長(溫彥博)”。

    溫氏的家序輩字,即每一代人名字中占用一字,以表示人倫輩序,便於祖孫區別。如溫縣溫氏希望壯大家族:“永存興世慶,振國立玉基。”福建上杭溫氏家遷南國不忘祖地:“叔虞始封唐,太原實發祥。”這些都有明顯的氏族特色。

    郡望

    平原郡:始建於西漢高祖時期的西漢初年(乙未,公元前206年),治所在今山東省平原縣西南。轄境相當於今山東省平原、陵縣、禹城、齊河、臨邑、商河、惠民、陽信等地。東漢以後,或為國,或為郡。北魏時期廢黜。隋、唐兩朝時期曾以德州為平原郡,治安德,即今山東省陵縣。 太原府:亦稱太原郡。戰國時期秦國莊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晉陽(今山西太原),其時轄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帶、霍山北部一帶地區。北魏時期轄地在今山西省陽曲縣、交城市、平遙市、和順縣之間的晉中一帶地區。隋朝時期改晉陽為太原,又另設晉陽,與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興國(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為太原府,移治陽曲(今山西太原)。以後宋朝、金國的河東路、河東北路,明、清兩朝以來皆為府。民國時期改為市,成為山西省會所在。 汲郡:西晉朝泰始二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汲縣(今河南汲縣),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汲縣,不久即廢。宋朝時期轄地在今河南省衛輝縣。 清河郡:西周至春秋中期以前先為衛國之邑,後為齊國所占,成為齊國邑地,位於山東菏澤汲堂河一帶,因水草清茂,古代齊國人稱其為清河。西漢高祖劉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改置清河郡,後屢改為國,漢元帝永光年間(公元前43~前39年)後期為郡,治所在清陽(今河北清河)。東漢改為國,移治甘陵(今山東臨清),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省清河縣至山東省博興縣、臨清縣一帶地區。元朝以後轄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市及棗強縣、南宮縣各一部分、山東省臨清縣、夏津縣、武城縣及高唐縣、平原縣各一部分地。到了明朝時期,清河縣改歸京師廣平府(今河北大名)管轄。此後直至清朝時期,清河縣隸屬於直隸省廣平府。民國初期,清河縣初屬直隸省冀南道,民國三年(癸丑,公元1913年)改為大名道,民國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直隸於河北省,民國二十五年(丙子,公元1936年)初劃屬河北省十四督察區。抗日戰爭爆發後的民國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9月,中國共產黨創立了冀南區抗日根據地,清河縣為其轄地。民國三十年(辛巳,公元1941年)8月晉冀魯豫邊區成立,轄冀南區,清河縣為冀南區十三專區。抗日戰爭勝利後,於民國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11月清河縣改屬冀南區二專區。民國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9月華北人民政府成立,晉冀魯豫邊區即行撤銷,清河縣隨冀南區二專區歸屬華北行政區。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清河縣劃歸河北省衡水專區。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清河縣人民政府由城關遷駐葛仙莊。於1952年11月7日撤銷了衡水專區,清河縣改隸邢台專區。1958年4月 28日撤銷邢台專區,清河縣歸屬邯鄲專區;同年12月20日,撤銷清河縣併入南宮縣。1960年5月3日又撤銷邯鄲專區,清河縣境隨南宮縣歸邯鄲市轄。1961年5月23日,復設邢台專區,南宮縣還屬。同年7月9日,恢復清河縣建制,仍隸邢台專區。1970年邢台專區改為邢台地區,繼轄清河縣。1993年7月,邢台地區與邢台市合併,改由邢台市管轄。

    堂號

    太原堂:以望立堂。 平原堂:以望立堂。 清河堂:以望立堂。 汲郡堂:以望立堂。 百韜堂:以古塔為堂。 三公堂:唐朝時期,溫大雅(溫彥宏)為禮部尚書,封黎國公。其二弟大臨(溫彥博)為中書令,封虞國公。三弟大有(溫彥將)為中書侍郎,封清河郡公。時稱“一門三公”。

    四言通用聯

    六龍世澤; 三彥家聲。 ——佚名撰溫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溫氏宗祠“三公堂”堂聯。上聯典指晉代溫羨兄弟六人並知名於世,號“六龍”。下聯典指唐初并州祁人溫彥宏、溫彥博、溫彥將三兄弟。 寫穠艷調; 具卿相才。 ——佚名撰溫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詩人溫庭筠,寄住江東。每次考試時,都押官韻,作賦八叉手而成八韻,當時號稱“溫八叉”,多次考進士不中,仕途不得意,大中末年官方山尉,官至國子助教。其詩辭藻華麗;詞多寫閨情,風格穠艷,現存詞六十多首,在唐代詞人中數量最多,大都收入《花間集》。與李商隱齊名,並稱“溫李”。下聯典指唐初并州祁人溫彥宏、溫彥博、溫彥將三兄弟,隋代詩人恭道衡見到他們,說“三人都具有卿相才”。溫彥宏隋代歷官東宮學士、長安尉,因父親去世而離職,隋末戰亂,不再做官。唐高祖李淵鎮守太原時,任他為記室參軍,專門掌管文翰,武德年間官至工部尚書,太宗時官禮部尚書,封黎國公。著有《大唐創業起居注》。溫彥博隋開皇末年對策高第,官文林郎、幽州總管羅藝的司馬,後隨羅藝歸唐。曾以并州道行軍長史在太谷與突厥作戰,兵敗被俘,因不肯說出唐兵多少、國內虛實,被囚禁在陰山苦寒之地。太宗時被放還,官中書令(宰相),封虞國公,盡心政務,有關國家利害的事知無不言,後任尚書右僕射。溫彥將隋代仁壽年間官羽林騎尉。唐高祖起兵時,任他為太原令,後隨秦王李世民攻西河,官大將軍府記室。武德初年官至中書侍郎,封清河郡公。 才諧三子; 詩美八叉。 ——佚名撰溫姓宗祠通用聯 同上(上下聯聯釋互易)。 雅聞鵬舉; 明澈犀然。 ——佚名撰溫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後魏溫子升,字鵬舉,博覽百家,文章清婉。下聯典指晉溫嶠,鹹和初年為江州司馬,鎮武昌,後封始安郡公,朝議將以輔政,固辭還鎮。至牛渚磯,水深不可測,世雲其下多怪物,嶠遂燃犀角而照之,須臾見水族覆火,奇形異狀,意甚惡之,旋風中,至鎮末旬而卒。

    五言通用聯

    三彥家聲遠; 九龍世澤長。 ——佚名撰溫姓宗祠通用聯 此聯為溫氏宗祠“三公堂”堂聯。

    七言通用聯

    二美號西崑之體; 三人皆卿相之才。 ——佚名撰溫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唐代詩人溫庭筠,與李商隱齊名,詩風為北宋“西崑體”詩人所尚。下聯典指唐溫彥宏、溫彥博、溫彥將三兄弟俱有才名。隋代詩人恭道衡見到他們,說“三人都具有卿相才”。 玉鏡台老奴得偶; 樞密院學士有聲。 ——佚名撰溫姓宗祠通用聯 上聯典指晉溫嶠娶其姑之女,禮畢,女卻扇笑曰:“我固疑是老奴。”下聯典指宋溫仲舒官樞密直學士,與寇準齊名,人稱“溫寇”。

    浙江常山溫氏宗譜三卷,(明)陳輔始修於明萬曆二十年(公元1592年),清朝年間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市同弓鄉山明村。

    全國溫氏家譜,(清)溫藏麟、溫成泰等修,清順治十二年~鹹豐十年(公元1655~1860年)手寫本。現被收藏在新疆大學圖書館。

    香港新界粉嶺龍頭溫氏族譜,著者待考,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手寫本一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香港新界西貢豪涌溫氏族譜,著者待考,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現被收藏在美國猶他州家譜學會。

    溫氏東支族譜,(清)溫璞溫、瑗纂修,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冊。現被收藏在中國國家圖書館。

    山西祁縣溫氏家譜二卷,(清)溫秀容校定,清嘉慶十八年(公元1813年)木刻活字印本。現被收藏在山西省祁縣文物管理所。

  6. www.wikiwand.com › zh-hk › 温姓温姓 - Wikiwand

    溫姓為中文姓氏之一百家姓中排名第321位溫氏的遠祖出自姬姓是周武王之子唐叔虞的後裔 [1]。

  7. [1] . 約從晉代開始,温姓族人從 河南 、 山西 等 中原 地區向全國各地播遷,形成了北部晉陝、南方粵贛浙兩大塊温姓人口聚集區。 宋、元、明期間,其人口流動主要由中原向西北和向東南兩個方向移動,初步形成了南北温姓分佈局面。 近現代以來,不少温姓族人頻頻向海外遷徙,因此海內外均有大量温姓族人。 [2] . 温姓名人主要有 温疥 、 温嶠 、 温子昇 、 温彥博 、 温庭筠 、 温家寶 等。 中文名. 温姓. 得姓方式. 以國為姓. 得姓始祖. 昆吾之子. 主要郡望. 平原郡 、太原郡、汲郡、清河郡. 主要堂號. 三公堂. 聚集區. 贛、浙、閩、粵、桂地區. 名 人. 温疥 、 温嶠 、 温子昇 、 温庭筠 、 温家寶 、 温儒敏. 人口數量. 約 14 萬 (明代)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