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9月15日 · September 15, 2020. 血壓只是下壓 (舒張壓)≥90mmHg),而上壓收縮壓正常(<140mmHg),也是高血壓一種又稱單純舒張期高血壓。 這樣的病人以男性中青年居多,血管彈性還不錯,但是緊張度過高,是由於體內交感神經的興奮、張力過高引起體循環周圍血管阻力增加,常常會有精神緊張、情緒焦慮、心率增快、睡眠不佳等。 早期可能無症狀或症狀不明顯,僅僅會在勞累、精神緊張、情緒波動後發生血壓升高,並在休息後恢復正常。 隨著病程延長,血壓明顯的持續升高,逐漸會出現各種症狀。 若不加以干預治療,病情繼續發展,收縮期和舒張期血壓都會升高。

  2. 2018年8月31日 ·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2018年8月31日. 如血壓只有下壓舒張壓≥90mmHg),上壓收縮壓正常(<140mmHg),也屬高血壓又稱單純舒張期高血壓。. 患者以中、青年男性居多,血管的彈性正常,但緊張度則過高,這是由於體內交感神經處於興奮狀態或 ...

  3. 中醫治療高血壓和一般療法不同的是中醫對待高血壓的看法並不一樣很多人把高血壓視為疾病但正如上邊提及以現代研究的方式仍然無法得知高血壓的病因為何所以比起疾病」,高血壓其實更接近一種病徵」,這和中醫治療疾病的角度不謀而合。 中醫看病,講求的是「辨証論治」,以簡單的方式來說,中醫把所有疾病都分為表、里、寒、熱、虛、實、陰、陽等。 以流感作為簡單的例子,不同病毒引起的流感需要用不同的疫苗或抗生素;但如果以中醫的方式治療,則取決於病人的表現,例如發熱嚴重的是「風熱証」,怕冷明顯的是「風寒証」,即使致病的病毒並非相同,並不一定會影響中藥的效果。 這種治病的方式使中醫在無法確定病因或致病因素時,仍能發揮一定的療效,這就是中醫的特點之一。

  4. 2021年11月12日 · 現代中醫不認為可以單純針對高血壓這個訊號去做治療卻可以透過改善相關一組症候群 (例如眩暈頭痛頭重口渴便秘),高血壓也隨之恢復正常這一組症狀稱之為證候」。 在台灣地區18歲以上的高血壓 盛行率達25.82% ,約有508萬人罹患高血壓。 因此 直接在高血壓的人身上 進行經絡檢測 是最直接觀察「原因不明」的方法 。 以下將中醫分類高血壓的類型,結合經絡型態來加以綜合分析。 1. 肝陽上亢、肝腎陰虛、肝風內動. 中醫最常將高血壓與「肝臟」相關連,這個「肝」不是西醫的「肝臟」,所以永遠雞同鴨講。 中醫的「肝」涵蓋肝經、肝臟、相關臟器、自律神經系統、情緒...等等複雜的「肝系臟腑」。

  5. 2023年10月12日 · 2023年11月26日. 4.4. 有些人說上壓高過130為高血壓有些人則說上壓高過140才是高血壓到底哪個才對中醫將會詳解高血壓定義及症狀並會分享中醫的治療及預防方法。 甚麼是高血壓? 不同的組織對高血壓的定義有所不同,以下將會列出BloodPressureUK及美國心臟學會的對於高血壓的標準。 美國心臟學會定期會整理最新醫學研究並發佈最新的高血壓指引,根據美國心臟學會的最新指引將血壓標準制定如下 1 : BloodPressureUK標準如下 2 : 高血壓有哪些症狀? 高血壓最大機會出現的症狀就是沒有症狀。 但如果出現症狀,以下幾項則較常出現: 頭痛. 頭暈. 呼吸困難. 胸痛. 自覺心跳或不規則心跳. 延伸閱讀. 【高血壓成因】上下壓標準值幾多? 了解症狀及影響.

  6. 首先一些中藥成分具有降低收縮血管的作用可以減少心臟對血管壁的壓力。 此外,一些中藥成分還具有利尿作用,可以促進體內多餘的液體排出,從而減少血管內的液體量,進一步降低血壓。 此外,中藥還可以通過調節神經系統和免疫系統的功能,改善全身的狀態,進而對高血壓產生積極的影響。 儘管中藥在降血壓方面有一定的潛力,但對於中藥的研究仍在進行中。 有一些研究證據支持了中藥在降壓方面的有效性,並且顯示出中藥可以作為一種有效的輔助治療方法。 然而,我們需要更多的科學研究和臨床試驗來確定中藥的療效、安全性以及最佳應用方式。 總而言之,中藥在降血壓方面具有潛力且受到廣泛關注。 中藥的治療方式注重整體平衡和個體差異,並強調治療原因而非僅僅掩蓋症狀。

  7. 內容. 「三」成因. 「三」引發的病症. 中醫看法. 養生食療. 高血壓. 上(收縮) 代表心臟收縮泵血時對血管壁造成的壓力. 下壓(舒張壓) 代表心跳之間心臟放鬆時血管壁所承受的壓力. 血糖. 血糖過高會引致脂肪及蛋白質代謝紊亂. 有機會導致糖尿病. 血脂(膽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容易積聚在血管裡. -預防血管閉塞和破裂. 高血壓. 2014/15 年度人口健康調查顯示,15-84 歲人士從自述或在身體檢查時量度發現患有高血壓的總患病率為27.7% , 其中47.5% 在人口健康調查前未被確診。 高血壓的總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持續上升, 比例由15- 24 歲的4.5% ,上升至65-84 歲的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