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8日 · 啡走是指在咖啡中不加糖但會加入煉乳這種咖啡同樣展現出獨特的味道煉乳的甜味與咖啡的苦味相結合創造出一種既甜蜜又濃郁的風味對於那些喜歡咖啡香而不喜歡過於甜膩的人來說,「啡走是一個絕佳的選擇

  2. 2018年11月14日 · 從某種程度上說,茶餐廳文化和香港氣質是一脈相承的。 即便是茶餐廳夥計和熟客們使用的「暗語」,效率至上,又不乏嬉笑怒罵的快意與鮮活人生,都可視作是香港獨有的文化符號。 例如菜單上出現「汪阿姐」,即代表有顧客點了熱咖啡。 幾乎所有的港人都不會忘記,汪明荃在舞台中央巨大咖啡杯中唱這首歌的火辣造型。 「例牌」、「半賣」、「加底」、「打爛」是餐飲業(舊稱飲食業)的術語,頭三個涉及所出售食物的分量,最後一個是一款傳統炒粉麵飯。 例牌. 一般食肆以「例牌」的分量(8兩6,約4人分量)為基數,然後依次分「大例」(例牌的1.5倍)、「二例/中碗」(例牌的2倍)、「三例/大碗」(例牌的3倍),價錢則按比例計算。 對於這種分量的規格,業界並無共識,即各自有一套標準,當然如在餐牌上註明則爭議可免。

  3. 2015年11月20日 · 飛沙走奶 = 走糖走奶. 以上10個茶餐廳術語,應該難不倒你們吧。 再下一關挑戰的是,香港茶餐廳術語的進階版。 相片來源:廣東話資料館 Cantonese Museum facebook. 相信大家連猜帶划都明白了不少術語起源,但除了部分術語是出自粵語諧音的,其餘的又是如何衍生出來呢? 「靚仔、靚女」分別用來形容米飯及白粥,是因為米飯粒粒白雪雪,如青靚白淨的男生,粵音稱「靚仔」;同樣用白米煲出來的綿滑白粥,與「靚仔」白飯天生一對,用「靚女」來稱呼最恰當不過。 不想食「靚女」太清淡,都可以選擇叫「下火」或「擺尾」,分別是皮蛋瘦肉粥和魚片粥。 「扣底」「加底」,顧名思義與數量有關,茶餐廳是壯漢們吃碟頭飯的聚集地,大大個膠碟裝滿餸飯,時至今天仍然秉持「大件夾抵食」的優良傳統。

  4. 其他人也問了

  5. 啡走 係 香港 或 澳門 茶餐廳 嘅特色 嘢飲 ,即係 咖啡 走 糖 落 煉奶 落小小 淡奶 ;煉奶會將咖啡嘅味道變得更香濃。 由於煉奶甜味夠濃,所以就唔使落糖;相反淡奶 甜 味唔夠,就要落糖。

  6. 衍生自香港原有的 絲襪奶茶 [1] ,是指使用 煉奶 取代 淡奶 和 砂糖 的奶茶 [2] 。 大部份茶仍有 淡奶 這種成份 [3] 。 來源. 早期提供 絲襪奶茶 的 大牌檔 都會先把砂糖和奶茶混和後上桌,因為當時的大牌檔並不會將砂糖預先放在桌子上,所以食客並不能自行調校砂糖的使用量來選擇甜度 [3] ,後來的 冰室 或 茶餐廳 都將內有砂糖的容器放置在餐桌上,侍應生將奶茶拿到客人的餐桌後,客人可按需要自行在奶茶中添加 砂糖 增加甜味 [4] 。

  7. 2020年3月17日 · 最為人熟知的茶記飲品術語當然是 OT,取其 0 諧音「檸」,T 則是「茶」,代表檸茶,而 C 則是 Cold 的意思

  8. 棄用砂糖,改落煉奶嘅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