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瀝源 (英語: Lek Yuen ,代號 R02 )是香港 沙田區議會 下轄的 選區 ,1994年設立,涵蓋 公共屋邨 及鄉郊地帶,現時議席懸空,前任區議員為 社會民主連線 副主席 岑子杰 。 範圍 [ 編輯] 選區位於 沙田市中心 北部,現時包括 瀝源邨 、 豐和邨 、 禾輋邨 景和樓、 排頭村 、 田寮 、 上禾輋村及下禾輋村 ,與其相連的選區有 沙田市中心 、 穗禾 、 火炭 、 禾輋邨 ,投票站設於 瀝源社區會堂 。 沿革 [ 編輯] 瀝源 選區前身是 1982年區議會選舉 的 沙田市中心 選區及 1985年區議會選舉 至 1991年區議會選舉 的 源禾 選區,當時選區由 瀝源邨 及 禾輋邨 組成。

  2. 瀝源 (英語: Lek Yuen ,代號 R02 )是香港 沙田區議會 下轄的 選區 ,1994年設立,涵蓋 公共屋邨 及鄉郊地帶,現時議席懸空,前任區議員為 社會民主連線 副主席 岑子杰 。 範圍. 選區位於 沙田市中心 北部,現時包括 瀝源邨 、 豐和邨 、 禾輋邨 景和樓、 排頭村 、 田寮 、 上禾輋村及下禾輋村 ,與其相連的選區有 沙田市中心 、 穗禾 、 火炭 、 禾輋邨 ,投票站設於 瀝源社區會堂 。 沿革. 瀝源 選區前身是 1982年區議會選舉 的 沙田市中心 選區及 1985年區議會選舉 至 1991年區議會選舉 的 源禾 選區,當時選區由 瀝源邨 及 禾輋邨 組成。

  3. 2016年6月4日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地名來源
    • 歷史
    • 參考來源

    瀝源最初的名字是棘園,因為該處為遍佈荊棘的荒蕪園地。 英國在1899年接管新界時,政府官員誤以為沙田圍為瀝源的地名,所以從此瀝源便叫做沙田。 政府在1973年發展沙田新市鎮時,將區內興建的第一條公共屋邨,命名爲「瀝源邨」,以紀念保存這地區的歷史。

    這個地區早於明朝或更前,便已經有居民定居。由於接近河流,因此當地的居民都是以務農為主。 1574年,大圍村於現時的大圍一帶建立,是該區最古老及最大的圍村。 其後,也有不少村落於城門河河邊的淺灘發展,例如山下圍、小瀝源村及沙田村等。 那時候,城門河的盡頭約於現時獅子橋的附近,其東北已是沙田海,而當時的圓洲角則是在沙田海中央的小島。 清朝時,瀝源的四十多條村組成瀝源九約,共同肩負沙田區的治安防衛。 位於城門河流域「瀝源」附近的一個較小的河谷地,同樣流着清澈的河水,故稱「小瀝源」。

    ^ 沙田歷史. 港文化18區. [2023-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07-17) (中文(香港)).
    ^ Charlotte Fan. 港鐵冷知識 ─ 原來站名背後嘅故事係……. Stylesfeed. 2016-07-05 [2018-08-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7).
  4. 2015年12月6日 · 瀝源邨是沙田區首個公共屋邨,1975年落成入伙,共有7幢樓宇,包括福海樓、富裕樓、貴和樓、祿泉樓、壽全樓、華豐樓及榮瑞樓,合共逾3,000個公屋單位,容納超過8,000多人。 瀝源邨除了是沙田第一條公共屋邨,邨內的不規則噴水池更是地標,噴水池面積相當大,在70年代算是全港屋邨最大型的噴水池。 不過,早年房署曾計劃清拆噴水池,騰出空地興建公屋,在地區人士反對下成功爭取保留。 此外,瀝源邨更是一個全港屋邨之最,就是全港碩果僅存的第一代屋邨熟食中心,後來的冬菇亭更是參考這個熟食中心改良而成。 昔日熟食中心有6檔,但現時只餘下盛記麵家。 盛記由沙田舊墟大排檔起家,再遷入熟食中心做生意,已經有超過50多年歷史,是沙田區現存最老的麵家,名人黃金寶、何劍暉、鍾尚志都曾是座上客。

  5. www.wikiwand.com › zh-tw › 瀝源_(選區)瀝源 (選區) - Wikiwand

    瀝源 (英語: Lek Yuen ,代號 R02 )是香港 沙田區議會 下轄的 選區 ,1994年設立,涵蓋 公共屋邨 及鄉郊地帶,現時議席懸空,前任區議員為 社會民主連線 副主席 岑子杰 。 Quick Facts 瀝源 Lek Yuen, 國家 ... Close. Oops something went wrong: 瀝源 是香港沙田區議會下轄的選區,1994年設立,涵蓋公共屋邨及鄉郊地帶,現時議席懸空,前任區議員為社會民主連線副主席岑子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