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翁子光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目录. 翁子光 (英語: Philip Yung ,1979年3月23日 — ), 香港 導演 、 編劇 、影評人、 網台 節目 主持人 。 其執導的2015年電影《 踏血尋梅 》獲得 第52屆金馬獎 最佳劇情片 、最佳原著剧本等9項提名 [1] ,以及 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13项提名,並赢得最佳编剧、男女主角等7个奖。 簡介. 翁子光出生於 廣東 惠陽 。 荃灣聖芳濟中學 畢業後曾參加 香港電影導演會 的編導訓練班,1998年起參與電影及電視的中期製作(場務、副導、助理美術),及後轉為電影製片,參與製片之電影包括:《 十七歲的夏天 》(執行製片)、《 追蹤眼前人 》(執行製片)、《 我是貓 》(製片)。

  2. 翁子光(英語: Philip Yung,1979年3月23日 — ),香港 導演、編劇、影評人、網台節目主持人。 其執導的2015年電影《 踏血尋梅 》獲得 第52屆金馬獎 最佳劇情片 、最佳原著劇本等9項提名 [1] ,以及 第3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編劇等13項提名 ...

  3. 2023年11月28日 · 翁子(英语: Philip Yung,1979年3月23日 — ),香港 导演、编剧、影评人、网台节目主持人。 其执导的2015年电影《 踏血寻梅 》获得 第52届金马奖 最佳剧情片 、最佳原著剧本等9项提名 [1] ,以及 第3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13项提名 ...

  4. 翁子光(Philip Yung Chi-Kwong),1979年3月23日出生于广东惠阳,中国香港导演、编剧、影评人。 1998年起参与电影及电视的中期制作,担任电影制片。 2001年成为影评人。

  5. 2016年1月24日 · 一脸疲态的翁子光仿佛被按下一个开关,瞬间神采飞扬。 “这个问题值得一谈。 ”他说。 贩卖香港元素就是“伪本土”吗? 本土电影这个概念,在近几年被香港电影界多次强调,它背景是文化中本土意识的崛起,以及两岸三地电影市场的实力格局变化。 几乎每一部在戏中强调本土意识、甚至自称强调本土意识的电影,无论实际水准如何,都会得到本地观众更多支持。 在这样轰轰烈烈的电影本土标签大潮中,翁子光给“本土”下了更严格的定义。 在谈论本土意识电影之前,他先提出了“伪本土意识”的概念。 “多数时候,人们会将‘香港元素’视为本土:比如说拍黑社会题材啊,拍兰桂坊,拍《喜爱夜蒲》一类软色情电影啊。 ”这种把“香港元素”放大摆出来的电影,在他看来有个共同点:想击中消费卖点的意识。 即使是以“玩”大陆市场来说,也有高低之分。

  6. en.wikipedia.org › wiki › Philip_YungPhilip Yung - Wikipedia

    Philip Yung Tsz-kwong ( Chinese: 翁子光) is a Hong Kong film director, screenwriter, and critic . Yung won the Hong Kong Film Award for Best Screenplay at the 35th Hong Kong Film Awards for his film Port of Call (2015). Early life. Philip Yung Tsz-kwong grew up in a self-described "lower-class environment". [1] Career.

  7. 2023年11月23日 · 翁子光(Philip Yung Chi-Kwong),1979年3月23日出生於廣東惠陽,中國香港導演、編劇、影評人。 1998年起參與電影及電視的中期製作,擔任電影製片。 2001年成為影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