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2月3日 · 居於綠晶樓的67歲伯表示,20年前剛搬入時,其單位已重新裝修過一次,但幾年後廁所因潮濕,水管鏽蝕,先是外層拱起,然後像花生般爆裂,曾找房署維修,但「隔離嗰條 (水管)又爛過」。 談到重建,伯認為住所日久失修的困擾不過是小事,無奈自己是「升斗市民,反對無效」。 居於低座金華樓的60歲夏女士表示,單位出現老化的情况十分普遍,家中天花石屎常剝落,居住十多年間修補過兩次,但不久後又「爆」,每次房署人員上門維修都弄家中「烏煙瘴氣」,因此若非大程度破損便不理。 不過,她說在彩虹邨住得開心,街坊感情深厚,且交通方便,感嘆「返呢度就好」。 (城市保育) 加拿大多倫多明報新聞網.

  2. 2020年9月22日 · 三部曲. 原句:《陳諫議教子》:「宋陳諫議家有劣馬,性暴,不可馭,蹄齧傷人多矣。 (1)配詞. 文言詞彙多用單音節,白話文則多雙音節詞,要讀懂文言文,可按上文下理,把單字配成詞,這有助掌握字義: 「宋朝的陳諫議家中有一匹頑劣的馬,性格暴躁,不可駕馭,馬蹄咬傷人多。 (2)轉次序. 文言文中的句子成分常前後顛倒,因而造成閱讀困難,可嘗試調動字詞,使句意變得通順:

  3. 2023年7月23日 · 【明報專訊】香港人口持續高齡化,過去10年長者住戶家庭增逾七成,長者因重建或其他因素影響需遷出再租樓、長者業主賣樓轉租樓遇困難等問題亦浮現。 本報記者日前查詢個別地產代理店,部分表明放租單位業主會因健康理由不願租予長者,縱肯租亦只會逐個月租。 有立法會議員稱長者租樓被拒問題普遍,曾接觸不同情况,包括長者業主欲賣樓租屋被拒最終只能做逆按揭,以及大坑西邨有「以老護老」 (照顧與被照顧均為長者)的長者戶欲租樓遷居受阻 (見另稿)等,倡政府借鏡新加坡「樂齡公寓」模式,在未來樂齡社區增設合適單位讓長者住戶遷入,以解決居住問題。

  4. 2015年4月21日 · 【明報專訊】秋生頒「最佳導演」於台上3分鐘的演辭掀整晚高潮,視頻在社交網站洗版,有大讚:「靚抽呀!大飛哥」也有留言:「我要真…係睇你做司儀!」獲秋生謙虛回應「多謝」!

  5. 2020年6月5日 · (第12段)1989年紙紮舖掛起五彩繽紛的中秋燈籠之時她入住醫院白天由我母親照顧她嘴裏長了痱滋母親餵飯時避開患處讓她吞嚥時不致痛楚這一個月是婆媳關係最親密的一段日子還差兩星期便是她四十歲生日還差幾天便是重陽了她卻撒手

  6. 2016年4月22日 · (第3段)這是二十一年前,我在九龍塘一所私立小學任教的光影片段。 那一年我剛在中文系畢業,開始當教師。 後來知道這女生原來除了弱聽,也是自閉症患者。 我實在已經無法記起女孩的容貌,除了那樓梯轉角處靠伏在欄杆的背影。 那年代,程度追不上的學生,就被放在課室一旁;那年代,沒有甚麼殘疾歧視的說法,也沒有甚麼融合教育。 融合,蘊含要放在一起的意思,這就是問題的核心。 雖然說輕描淡寫,教育界最明白,語言可以淡化事物的濃度,像「微調」、「校本」、「班級調整」,都琵琶半掩。 可是,教育事業的成王敗寇,是要看換回甚麼教育果效,賠上了孩子的甚麼。 一旦融而不合,大家都成了苦主,多少年過去了,我仍然擔憂和疑惑。 (第4段)這一年之後,我回到廣州唸書,趁着春節假期,回港在一間「特殊學校」當了兩星期代課老師。

  7. 2020年12月11日 · 閱讀篇章:〈舊時藍田〉——韓麗珠. 舊藍田邨早建於1966年,共有23幢徙置大廈,1992年進行大規模重建計劃,其中第16至24座是今天平田邨的前身。. (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 (第1段)當要向你重述關於那些街道的事情時,我無法指出它們的名字,因為由官方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