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2月1日 · 根據內政部統計,臺灣民眾不健康餘命在近10年中始終在8年左右擺盪,意味著人們老後將有8年左右的時間臥病在床,生活難以自理。 陳維新補充,在今年的調查中,發現有近54%民眾擔憂老年失智症發生,其次為癌症53%、心血管疾病51%。

  2. 2022年5月1日 · 根據內政部最新公布的統計資料指出,2020臺灣民眾的平均壽命為81.3歲,其中男性為78.1歲,女性為84.7歲,皆創下歷年新高。 與全世界相比,臺灣男、女性平均壽命分別高於世界平均水準7.9歲以及9.7歲。

  3. 2021年8月1日 · 退休後有兩相當重要,分別為「老本」與「病本」,分別對應的是退休金與醫療險的保障是否充足。 邱瓊慧表示,隨著健保改革,民眾自費比例逐年提高,商業醫療險的重要性愈來愈不容忽視,要是沒有規劃好,就相當容易有病本不足,而侵蝕到老本的情況 ...

  4. 2021年11月1日 · 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2020臺灣民眾平均壽命再創新高,達到了81.3歲,其中男性平均壽命為78.1歲,女性為84.7歲。 而勞動部規定退休年齡為65歲,也就是說,退休後平均每個人還要生活15~20,退休金真的足夠嗎?

  5. 2023年2月1日 · 長命百歲本是一句祝福,但是如果沒有做好能夠讓自己安享天年的準備,長命百歲就只是一個痛苦的詛咒。 那麼,想要享受幸福晚年究竟該具備哪些要素? 活到100歲,真的很好嗎? 如果晚年有不錯的經濟能力、身體硬朗、家庭和睦,可以隨時和朋友喝茶、聊天甚至旅遊,這樣的晚年可謂是美夢、福氣,但實際上,不是每個人都如此「好命」。 2014年,日本NHK電視臺推出的《老人漂流社會——老後破產的現實》節目,以金錢為主軸講述了一些老後破產或瀕臨破產的老人生活。 日本福利完善,人均壽命高,這應該是幸福社會的象徵,但「高齡化+高福利」卻給政府帶來了巨大壓力。

  6. 2024年5月1日 · 2024 5 月 1 日. 0. 149. 在高齡、少子的環境下,民眾對於老後風險保障意識不斷提高,然而從目前長照險的銷量來看,卻與一般認知有一大段落差,如此的現象可從市場供需兩方情況做進一步探討。 臺灣因少子化即將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加上平均餘不斷向上增長,民眾對於退休、老後的風險意識也愈來愈高。 不過若看統計數據,以長照險種來說,目前投保率還不到5%,這與一般認知有蠻大一段落差。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 我們可以從目前市場需求方與供給方兩者間的情況做進一步分析。 從需求方的角度來看,在社會結構的轉變下,消費者確實已有普遍的認知──要為高齡風險預作準備。 因此,如醫療、長照、年金等「為自己買的保險」(保單受益人為本人),將成為消費者的主要需求點。

  7. 2024年1月1日 · 回首過去1,國泰人壽總經理劉上旗表示,國泰人壽在2023延續60週年時提出的「E.P.S」策略,以「Elder Friendly 友善高齡 × Protection First 保障優先 × Sustainability 永續實踐」展開行動,陪伴民眾面對眾多挑戰,未來將透過「數位創新、永續實踐」2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