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28日 · PAST ARTICLES. 打開垃圾:民間收塑 自製工場 塑膠重生變商品. 文章日期:2024年01月28日. Share. (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與6年前比較現今香港社會對環保的意識已有提升。 政府透過承辦商,在各區設立「綠在區區」,即使不相信街邊3、4色回收桶回收成效的市民,也少了一個藉口不把資源分類回收。 不過,在2022年佔本港固體廢物第2位(21.3%)的塑膠,整體回收率仍然只有6%。 除了就垃圾立法徵費,用金錢動機誘使人們減少使用和拋棄塑膠品,香港在環保路上,還可以怎樣做到更多? 若市民一早能夠清楚明瞭垃圾回收後的去路,會否更投入自發參與回收,令垃圾生態循環運作更暢順? 簡介:垃圾收費計劃討論足足廿年,這減廢火車頭終將在今年8月開動。

  2. 2024年3月31日 · PAST ARTICLES. 通識導賞:拆解美孚新邨、中大歷史意義 跨商策略助香港起飛. 文章日期:2024年03月31日. Share. 香港美國商會於1976年報道美孚石油投資美孚新邨。 (香港美國商會提供) 【明報專訊】美孚新邨與香港中文大學有何共通點? 除了同樣於1960年代建成,兩者的發展均獲美國資金的直接參與。 香港歷史研究往往聚焦於中英關係,美國與香港的互動一直未獲學界重視,而箇中促成者是一群擁有美國教育背景、因戰南遷的中國精英。 嶺南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韓墨松(Peter Hamilton)將他們定義為「跨商」,藉撰寫《香港製造:跨太平洋網絡與全球化新史》一書,分析他們種種活動何以引導香港社會發展,以至讓香港這彈丸之地,對二戰後全球政經體系之發展產生影響。

    • 「廣告曾經幫香港起飛」
    • 風光30年 人工「任你要」
    • 營銷手法滯後 廣告北移投資
    • 未善用科技 難跟上精準宣傳

    被譽為「廣告界火鳳凰」的紀文鳳,最有名的廣告創意文案「維他奶點只汽水咁簡單」,是1970年代的廣告經典;到1980年代,她的傑作包括大家樂廣告中張國榮一句「為你做足100分」,以及特醇軒尼詩的「Hey Big Spender」。她於去年10月退休,辭任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的非執行董事,最近做起電台的嘉賓節目主持。 現在每逢周六晚上10:20,香港電台第一台新節目《乜都有哲學》。節目由紀文鳳牽線,她退休後有感空閒時間多了,又恰巧聯絡陳幼堅、謝宏中等廣告人,回想自己在格蘭廣告公司任職廣告撰稿員已經是1970年的事,「我很震驚自己做了半世紀廣告人,我視廣告為我最初的職業,於是想到不如做一個『半世紀廣告人』的節目」。因此她聯絡香港電台中文台前台長何重恩,邀請廣告人做節目。

    一開始紀文鳳只想當受訪者,所以向何重恩推介節目主持人選。當時她獲另一廣告人吳文芳送贈對方的新書《癮》,書中有紀文鳳1987年給吳文芳的一封挽留信,開出「打工仔」難以拒絕的條件——薪水由他決定;最後吳文芳仍決定重返舊公司智威湯遜。紀文鳳訝異吳文芳保存信件多年,就推介這位拍過電影、熱愛旅遊,現時開一人圖書館的廣告人擔任新節目的主持。喜歡創作的吳文芳在節目首尾加插特別環節,連節目名字也改為《乜都有哲學》。 兩人在第一集節目,回憶1970年代起的廣告發展,紀文鳳慨嘆:「廣告曾經幫香港繁榮、起飛。」當時很多國際產品到來香港,需要廣告在本地市場推廣,所以「香港變成國際城市,廣告就是『催化劑』」。 廣告成為舉足輕重的行業,也有其時代脈絡。紀文鳳在百廢待興的1960年代成長,直言中童年過得淒慘,要幫忙「串膠...

    《乜都有哲學》第2集的嘉賓是謝宏中,之後的嘉賓是勞雙恩。勞雙恩在1996年加入智威湯遜上海,一做25年,2019年成為偉門智威亞太區首席創意長,紀文鳳說他一日有3萬元人工,一年就有900萬。節目亦訪問了愛戴白帽的Uncle Ray,紀文鳳認為「他就是一個品牌」,雖然不是廣告人卻懂得品牌行銷之道。他們也訪問了倫潔瑩,「生命冇Take 2」這一公益廣告代表作便是出自其手筆;還有3名受訪者,紀文鳳欣賞他們游走於設計與藝術之間。陳幼堅由做設計師開始,成為受日本人稱頌的藝術家;黃炳培除了做商業,也以「又一山人」為名做藝術;設計中國銀行行徽的靳埭強,能繪畫一流的水墨畫和縫紉衣物。節目請來多名重量級嘉賓,紀文鳳說對於「每一個人都有師父和伯樂」,她感受甚深,而且覺得要常常感恩,珍惜自己的機會和成就。 然而,...

    此外,紀文鳳認為互聯網興起後,香港跟不上科技發展步伐。內地的網上平台如淘寶和騰訊大受歡迎,香港廣告依然較為傳統,集中投放在報紙、電視和電台等傳統媒介上,靠的是漁翁撒網,要以頻密播放累積影響力。但新媒體廣告卻講求精準,也就是透過淘寶和騰訊平台的大數據資料庫,把廣告精準地傳遞到有興趣用戶的手機上。另外,產品行銷則靠朋友推介,同樣講求精準傳達。個別藝人和KOL也會有「帶貨」的能力,他們在網上直播推銷產品,而觀眾可以在途中點擊購買貨品,帶動銷量,這是內地網絡經濟的重要一環。近日有專家建議政府邀請男星姜濤宣傳疫苗,紀文鳳說,這種明星推銷的策略在內地很常見,她的朋友還說是香港人見識少。 整個中國有14億人,而香港只有700多萬人,如此這般香港可以如何保持優勢?紀文鳳覺得香港更要自強不息,「我們過往很有奮...

  3. 2021年9月12日 · 明報專訊地產商多年來以多種方式蠶食政府的土地供應權和規劃權導致房屋供應失衡以及住屋價錢飈升至人民不能負擔的水平直到今天他們仍在鑽空子想盡辦法把囤積的土地變錢不知何故政府一次又一次被地產商說服」(或曰搵老襯」),採納對地產商有利而傷害公眾利益的措施最新的例子是2019年施政報告宣布的土地共享先導計劃」。 政府希望以「市場力量」,利用地產商已整合業權的私人土地,加快房屋供應,當時講明「土地共享」項目土地擁有人需要交出部分土地,提供最少七成總樓面面積作公營或「首置」房屋,餘下的土地地產商用作興建私人樓宇(2019年施政報告第22段)。 政府公布目前收到3個項目申請,今天我們檢視其中位於大埔汀角路和露輝路交界的項目。

  4. 2022年1月30日 · 兩部升降機均加設無障礙設施。有業主擔心工程期間要暫時搬遷、影響業務運作,何國聰說,這是香港首個在戶不用搬遷情况下,大規模改造的工廈項目。升降機曾停運5日,對戶造成不便,有凍肉及機械租戶需由市建局提供木房間,在地下暫存貨物。

  5. 2015年4月21日 · 梁濤主攻社會民情風土著有香港掌故系列港人生活望後鏡》、《香港中區街道故事等書蘇萬興最近研究香港俗語也不時翻看他的香江舊語》。「梁濤本來是報人曾在香港商報工作過所以他寫的掌故故事較為生活化較吸引人

  6. 2024年3月31日 · 科域國際有限公司為環保署認可回收商一直以來從充電池回收計劃和綠在區區收集的充電池均是交由科域處理。 查看其網頁,可見科域亦能收集及無害化處理一次性電池,例如鈕扣電池、鹼性電池等。 明明有渠道而市民明顯更頻繁使用即棄電池為何一直沒有官方支持的回收計劃由環保署管理的香港減廢網站解釋回收即棄電池的環境及經濟效益遠不及回收充電池因為前者只有小量低價值的物料如鐵鋅及錳能提取出來回收。 另外,即棄電池的回收再造設施主要位於外國,出口回收牽涉高昂的費用及增加碳足印。 從環境污染的角度,環保署則指,棄置一次性電池並不造成嚴重污染問題,因此沒有迫切規管。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