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該區適齡兒童減少原因包括: 1. 人口老化現象相對嚴重;出生率大幅下降。 2. 該區學校沒有跨境生報讀:2020-2021年度開始「截龍」,跨境學生的人數下降至接近零。 3. 跨區報讀的學生人數減少:如九龍城區已有足夠學位,借調鄰近校網學位 (如43區校網)的學位下降。 4. 該區學校近年一直以減少師生比例及班級數目,來應付適齡兒童數量的下降。 5. 該區有新辦學校,每班學生人數減少。 6. 該區附近地區有新辦的國際、直資或私立學校,吸納部分學生,以致學生向外流動 (跨區報讀)。 7. 該區沒有新住宅落成/發展,適齡兒童減少。 8. 該區在數年前有新住宅落成,人口突然膨脹,本年回復正常。 學校縮班原因: 學校收生人數不足,原因包括: 1.

  2. 答案是否定的。 筆者曾經觀察成人學生,他們對回答問題的熱誠絕對不會比我剛才所説的學生遜色。 事實上,只要是同學喜歡的主題,他們會用盡方法不斷追蹤探索,情況就如很多人「追星」一樣。 是甚麼原因導致年級越高,越冷待老師的提問呢? 最大的元凶可能是教學模式冷卻好奇心所致! 眾所周知,香港已進行了多次教育改革,但面對升學的分數要求,老師的教學模式仍得依重操練。 結果,當學生觸及考試以外的知識(俗稱 out syllabus),雖然內容很多時比要考的有趣得多,但會被輕描淡寫地帶過。 至於考試範圍內的內容,為求分數不知不覺間利用了背誦方式或不斷抄寫正確答案,達致熟練程度為止的技巧,對於箇中成因原理卻不甚理解。 筆者認為有效的學習不能單靠用「手」,必須經過「大腦」的整合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用。

  3. 龐雋欣副主任分享,教學中她問到學生覺得自己貧窮與否,有學生表示貧窮只因買不到新書包,龐主任於是引入相對貧窮和絕對貧窮的概念,讓學生理解此課題亦有不同層次。 親身參與 深化知識. 李永威主任表示,這個研究學習始於上年,今年仍會繼續,並加入更多活動,包括透過參與一些機構活動以理解公平貿易、糧食問題等,從而讓學生了解要解決問題,可採取甚麼行動。 此外,今年六年級各班更以錄像形式呼籲同班同學關注貧窮,珍惜食物;有些學生則進行廚餘大挑戰,鼓勵同學實現零廚餘,所以教學對學生而言,不只是知識上的提升,而是配合行動鼓勵他們參與。 學生透過到不同地方參觀交流,親身了解國家及世界發展。 教學相長 師生齊得益.

  4. 香港教育雜誌:【課外活動 以興趣為先】,疫情下經常停課,不少家長緊張小朋友的成長發展,於是為子女報讀很多課外活動。學習課外活動,原意是讓孩子有更多機會接觸不同的音樂、運動、藝術等項目,藉此豐富他們的經驗,同時亦助孩子擴闊眼光,培養興趣。周思華校長,東華三院何藍瓊纓 ...

  5. 香港教育雜誌:【教師或學生,我們都不完美 從破碎裏找到動人風景】,當社會把目光放在考取功名,努力教學生在公開試奪星,香港扶幼會許仲繩紀念學校(許校)的5位老師:吳偉廉(吳Sir)、曾勁波(波Sir)、邱少苗(邱Sir)、陳煥基(基Sir)和賴佩怡(阿賴)卻願意重新定義教育,即使是被 ...

  6. 「作為學校管理層,必須時刻保持危機感,才能因應社會變化而做好未雨綢繆的準備。 」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陳呂重德紀念學校梁俊傑校長如是說。 2018年因應流感問題嚴重,教育局宣佈停課,梁俊傑校長現在回想起來,覺得當時真的有點措手不及,很多學校亦受影響,但那次的實戰經驗卻令他獲益良多:「那一次停課其實並非倉促,我跟教師團隊已提早準備好每科每級,足夠一星期使用的教學材料,準備隨時啟動方案。 當時校內的電子化尚未普及,教材以工作紙派發,汲取了上次經驗,學校加速電子化步伐,現在則方便多了!

  7. 香港教育雜誌:【力行務實大學路——專訪香港都會大學校長林群聲教授】, 林群聲教授,早於 2007 年開始於香港城市大學擔任管理層,同時亦是研究環境化學、生態毒理學及環境風險評估的知名學者,任職管理層超過 14 年,在今年 4 月被委任為香港都會大學(前稱香港公開大學)校長。多年的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