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www.gnci.org.hk › topic › 日用飲食的信仰反思日用飲食的信仰反思

    不少信徒擁有神賜下的物質好處,卻不能知足地享用,反而憂心忡忡。 信徒可以操練「禁食」或「節食」來對抗滿足的欲求。身體的正常「需用」(needs)要得著滿足,然而我們操練「肚腹」不是主(林前六13),「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太四4)。

  2. 面對有增無減的異端,我們應如何回應呢?. 我們需要認識異端及別異教派信仰的錯謬是甚麼。. 不同異端教派有不同信仰偏差,有不少在教會歷史亦有跡可尋。. 就非信徒來說,可以找基督教會的傳道人幫忙,透過了解錯誤教義,能叫人慎思明辨,這能刺激人 ...

  3. 文章. 若我們參考聖經的教導,聖經並不堅持一定要得到有關苦難的「終極解釋」,只去處理為何(Why)的問題。 基督的信仰卻是很清楚去處理如何(How)的問題,引導人真實地去面對苦難。 十字架的基督正是受苦的基督! 祂是創造主,卻紓尊降貴,以卑微的身份介入人類的歷史,因此祂不忍看見世人受苦,願意親身進入這苦難的世界,經歷世人所經歷的困苦。 祂受苦釘十字架的目的,更是針對解決苦難的根源問題﹣罪,祂釘死正是為全人類承擔罪債,徹底解除罪的結果並咒詛。 耶穌基督的死而復活更是為人類帶來永遠的生命,為我們預備了將來一個沒有痛苦、眼淚和悲哀的天家,終極解決苦難的問題。 所以真神並非好像一些人所猜測的,以為祂讓人類受苦如一個遊戲去玩弄人,不! 祂反而是很真實的與世人同苦,感同身受。

  4. 可是每當藥效消退的時候,身體就出現各種狀況。陳院牧細說:「我2000年確診患上了柏金遜症,初初十年是『密月期』,身體的機能只是慢慢地退化。但是到了近來,病情是急轉直下。步行的時候,腳步蹣跚;站立的時候,東歪西倒。這些時候必須用輪椅

  5. www.gnci.org.hk › testimony › %E9%99%B3%E5%B0%9A%E7%BE%A9%E2陳尚義── 橋底的朋友

    「我只是知道,我要和他們一起去吃飯。」「他們」,就是陳尚義的朋友,是露宿者……曾在記者會上面對社署派飯給露宿者的質疑,他回應說,他真的看見他們餓了,卻不懂到社署申請什麼。

  6. 使命的焦點. 不少教會領袖對使命的偏差理解,就是看教會為成就使命的唯一工具,於是建立「使命導向式教會」,重點仍是以本身的組織為中心。 「使命教會」雖以地方堂會作出發點,注重的不是本身物業、事工與服務等擴展,乃是上主國度正在運作中。 教會領袖看「國度的伸延」重要過本身勢力的拓展,而使命的焦點不是「教會中心論」,乃是所作的能榮耀上帝。 對中小型堂會而言,教牧重新發現其個別關懷與埋身牧養,能培育國度人才,於是這些堂會無需介懷人數多少,使命成效的量度不是按市場的指標。 教會辦學或服務,同樣不是以市場機制來評估,而是以受眾在服務過程中感受信仰價值的轉變,他/她有否「奉主之名」而設的服務,經驗基督的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