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識自救 (救人自救) 本處除了向市民灌輸正確的社區生命支援的知識,亦教授他們各種應急自救的技巧,例如止血方法、燒傷處理、心肺復甦法,以及自動心臟除顫器的使用方法等,希望市民在本港或外地遇到危難或大型事故時,能夠運用所學自救,並在安全情況 ...

  2. 要拯救心臟驟停的患者,必須盡速為其施行心肺復甦法 (CPR),並使用自動心臟除顫器 (AED)進行除顫電擊,因為每遲一分鐘,患者的存活率便會降低百分之七至十。 AED簡便易用,一般人就算未經訓練,只要照着其語音指示操作便可。 不過,要是曾經接受訓練,熟習AED操作方法,當遇到緊急情況而要向患者進行除顫電擊時,便會更有信心,而整個救援過程亦會更加順暢。 因此,除CPR外,本處亦鼓勵各位市民參加AED的訓練。 本學習單元會概括介紹CPR和AED,讓各位市民掌握這套急救程序的基本知識。 除提供網上學習資源外,本處亦開辦免費的「擊活人心」─心肺復甦法及自動心臟除顫器課程,詳細教授施行CPR和AED的方法。 如欲了解詳情及報名辦法,請 按此處 。 「擊活人心五部曲」

  3. 儘可能於浴室地上放置防滑膠墊。 適量運動,保持身體肌肉力量。 留意所穿衣服的衣袖或褲管是否過長。 走路時,保持身體平衡,慢行及切勿急躁。 如有需要,使用手扙或助行工具。 確保配戴的眼鏡合適,有助視物清晰。 急救法: 保持鎮定。 如有需要,立刻求援。 檢查傷者氣道是否暢通(可否說話),呼吸是否足夠及血液循環是否正常(觀察面色、呼吸深度、呼吸速率等)。 如呼吸及血液循環正常,檢查身體其他部位有否受傷。 如有出血情況,檢查傷口有沒有異物。 如無異物,可用一些清潔敷料覆蓋傷口,並用手在傷口上加壓止血,與及把傷肢提高,減少出血。 如受傷部位出現任何畸形或腫脹情況,切勿移動傷處,立刻求援。 窒息. 原因: 進食時說話、大笑而引致被異物硬塞;食物的體積、軟硬度等不適合老年人進食。 預防:

  4. 全面推行輔助醫療救護服務 香港消防處救護總區一向致力提供高質素的救護服務。於28.2.05,救護總區已為巿民提供全面的輔助醫療服務。此服務可大大提昇危急傷病者的存活率。因此,救護人員在現場逗留醫治傷病者的時間會比以前稍長。

    • 最新消息
    • 「擊活人心」- 心肺復甦法及自動心臟除顫器課程
    • 報名程序
    • 報名須知
    • 備註

    為進一步推廣心肺復甦法及自動心臟除顫器,本處除為公眾人士免費提供「擊活人心」─心肺復甦法及自動心臟除顫器課程外,亦增設相關的網上學習資源,讓市民掌握這套急救程序的基本知識,日後在緊急情況下更有信心用以救人。請按此處瀏覽 。

    對於拯救心臟驟停的患者,每遲一分鐘為其進行除顫電擊,他們的存活率便會減少百分之七至十,故能越早為他們進行除顫器急救,可大大提升生存機會。 香港消防處為進一步在社區推廣心臟驟停急救法,現正向公眾人士免費提供「擊活人心」 - 心肺復甦法及自動心臟除顫器課程,教導公眾如何使用除顫器,以期當有心臟驟停時,附近的人可即時為其進行急救,從而提升患者的存活率。 年滿十二歲或以上的公眾人士可透過電子方式提出報名。

    有興趣參與者可經電子方式透過消防處公眾培訓系統提交申請。
    個人申請者可報讀公眾恆常班
    團體申請者將於課堂日期前約一個月前獲本處通知申請結果。
    如欲取消有關申請,必須於課堂日期前最少三個星期以傳真(2411 8777)或電郵 (caaso_ct_2@hkfsd.gov.hk) 通知本處。
    本課程全屬免費。
    本課程不得涉及任何商業活動。
    團體報名申請人必須確保所有參與的學員,均是自願報讀。
    團體報名申請人必須確保出席課堂的人數不得少於十五人。如屬個人報名或團體人數少於十五人,可報讀恆常班。

    (i) 申請人提供的資料將只用於本處負責人員處理參加此課程申請及有關行政的用途。 (ii) 申請人有權按照<<個人資料私隱條例>>所規定,要求查閱或改正填報於本表格內的個人資料。這些要求可以書面送交行動支援及專業發展總區香港九龍將軍澳百勝角路十一號消防及救護學院行政大樓四樓 (心肺復甦法及自動心臟除顫器課程部)收。 (iii) 消防處保留一切權利取消或更改相關申請。 (iv) 當八號或以上颱風信號/黑色暴雨警告發出時,或政府作出『極端情況』公布,所有課堂將會自動停止,本處將與申請人再行預約合適日期。 (v) 如有任何查詢,請致電 2411 8783與當值主任聯絡。

  5. 家居意外知多少 長者篇 引言 隨著年紀增長,老人家的身體機能逐漸衰退,容易導致意外發生。結果可能令到他們受傷、住院,甚至殘廢而失去自我照顧能力。本單張目的是提供一些長者常常遇到的家居意外預防措施,及在意外發生後的簡易急救和求援方法。

  6. 在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期間施行心肺復甦法為心臟驟停患者急救,過程中社區內的非專業施救者往往沒有足夠的個人防護裝備,故感染此病的風險較防護充足的醫護人員為高。. 為保障施救者的安全,消防處根據美國心臟協會發出的《為懷疑或確診2019冠狀病毒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