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月31日 · 作為中環新地標就吸引人流而言中環街市地利之宜得天獨厚位於中環核心毗鄰港鐵香港站中環站蘇彰德說交通方便容易吸引人流但活化策略才是最重要︰「多元化地點軟件配套及空間靈活是中環街市成功要素

  2. 2020年12月31日 · 2020年12月31日. 歷史建築的無限可能 青年領袖的「市區更新」初體驗. 「開始時,我對『市區更新』毫無概念。 現在計劃完成,回頭再想這四個字,我看到的是古與今的平衡——如何讓社區歷史古蹟追上時代步伐,但又不任由發展影響舊有味道,兼且向公眾傳遞箇中價值? 」就讀中五的周傑鋒說:「原來真不容易。 來自 東華三院黃笏南中學 的周傑鋒同學及其團隊,早前參與市區重建局(市建局)與 東華三院 合辦的 「青年領袖計劃」 並勇奪獎項,對市區更新工作自是有深刻體會。 為更了解市區重建,從去年十月開始,一班同學便參加了不同的導賞和實地考察活動,以及出席領袖培訓工作坊等。

  3. 本集分享了怡安閣的個案該樓宇的業主立案法團參與市建局的招標妥樓宇復修促進服務在籌備工程招標時得到適切的專業技術支援吸引更多承辦商提交具競爭性的標書減低圍標風險

  4. 2022年1月31日 · 苏彰德说交通方便容易吸引人流但活化策略才是最重要∶「多元化地点软件配套及空间灵活是中环街市成功要素。 」苏彰德分析,在市建局的招标要求下,活化后的中环街市除了要提供公共空间,亦需要向大众提供多元化的体验,包括购物、用餐,营运机构亦安排参观街市等公众活动,传承了中环街市本土亲民的特徵∶「不论访客年龄背景,都有合适他的活动、餐厅,(中环街市内)很多都是香港品牌、小店,今时今日的香港人会觉得重要,因有一个地方代表香港品牌,也属於另类创新,保育活化和创新不能分开。 俗语「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意指要「把握时机」,亦带出店铺位於地区的独特性、货品具本土特色是吸引消费者的原因之一,亦延续社区可持续发展。 香港个别大型商场的店铺被诟病为「清一色」,缺乏个性。

  5. 2024年2月5日 · 市建局繼去年中獲政府批准將借貸上限由60億元提升至250億元以維持穏建現金流推行市區更新項目後未來會調整項目不同階段的步伐透過對沖控制財務風險以及改劃土地用途增加規劃參數彈性提升項目的重建潛力吸引私人市場參與

  6. 西港城前身為舊上環街市北座大樓,於1990年獲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法定古蹟,現時為全港最古老的街市建築物。 自毗鄰的市政大廈落成後,上環街市北座大樓於1989年已停用空置。 前土地發展公司於1991年展開修葺工程,將之改建為傳統行業及手工藝中心,並易名為西港城。

  7. 2023年1月10日 · 2023年1月10日. 革新九龍城舊區規劃 實現地區願景通商利民. #重建發展 #土地重整 #小區發展 #一地多用 #轉移地積比 #規劃主導 #地下空間 #街道整合 #可持續發展 #九龍城更新 #土瓜灣更新. 九龍城區是九龍最早發展的地區,區內有超過2,600幢樓齡逾50年的樓宇,不少已經老舊失修。 儘管私人發展商在過去20、30年,在區內推行不少重建項目,改善了原來居住在舊樓居民的居住環境,但這類單幢式的重建一般欠缺整全完善的土地規劃,對提升社區設施、優化道路網絡幫助不大,有關項目落成後,亦會增加日後重新規劃舊區土地的難度。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