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4日 · 47%人儲50萬才敢裸辭. 為了儲錢,不少人會選擇記帳、精打細算,或進行副業。 然而,調查顯示,雖然有60%內地年輕人曾經嘗試記帳,但超過40%半途而廢,無法堅持這些方法。 此外,調查亦就「要儲夠幾多才敢裸辭」訪問了一眾內地年輕人,發現有47.1%受訪者認為,要儲夠50萬元人民幣以上才敢裸辭,而儲錢最大意義不是為了買樓、結婚,而是獲得安全感,以及應對意外。 調查合共有1,852位受訪者參與研究,其中男女比例為4:6,90後、95後佔比超過70%,接近90%來自一線、新一線和二線城市。 港人平均月存9000元. 轉看香港情況,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香港人「儲蓄安全感」指標調查結果顯示,港人心目中覺得有足夠安全感的儲蓄或流動資金,按年飆83%至108萬元,為調查進行以來最高。

  2. A+. 在投資世界裏,散戶錯誤的思維其實不少,而這些錯誤思維正是令散戶輸多贏少的原因。 其實,只要散戶學習正確的投資思維,不做錯誤的投資行為,已能避免很多虧損,只要能做到保本,餘下要合理增值已不困難。 輸多贏少的主因. 今次講的是散戶對股票的錯誤理解,這是令他們輸多贏少的主要原因。 首先,他們認為股票是一張紙、一個號碼,雖然知道股票所代表的是公司,但只會關心股價、有甚麼短期消息、以及有甚麼炒作,卻不會以公司的基本面出發,更不會計算公司的實質價值,不理會現時的股價是平是貴,更天真地以為股價數字小就是平,股價數字大就是貴,以這類思維買股票,短期可能憑市況順而獲利,但長期計一定虧損收場。 過往我聽過不少散戶有類似以下的對話:

  3. A+. 去年聖誕節前,初哥於研討會中將一篇文章交予地產代理界猛人分享。 承蒙賞面,今年一月初邀請初哥往其辦公室交流意見。 期間談到港股之去向,初哥認為恒指應不會輕易跌穿2022年低位14,597。 果然上周跌至14,794就掉頭反彈,引證初次回落重要支持位,不破的機率甚高。 近日急挫至1月22日低位14,794,再反彈到1月25日最高位16,254,三日升幅高達1,460點,顯示已有部分長線好友入市。 惟人心虛怯,上方蟹貨重重,級級阻力,要大升,談何容易? 股民惟有摸着石頭過河。 只能候低吸納,不宜冒進。 雖然上周五 (26日)恒指只回吐259點,但是再次上演一幕驚心動魄之實力股狂瀉情景。

  4. Money18 主頁 - on.cc東網,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包括股票、外匯、基金、黃金、地產等市場動態,以及財富管理、理財策略、投資教育等專題內容,助您掌握財富機會。

  5. A- A+. 很多經濟條件不錯的打工仔嚮往提前退休,以為只要儲夠了錢,就可以離開職場,享受生活。 然而,港人的退休生活其實困難重重,一方面是高昂的生活和醫療成本,另一方面是不確定的金融環境和通脹。 除了要儲夠錢,了解如何投資使財富不被通脹蠶食甚至穩健增值,也是退休前必須要做的功課。 港退休每月開支至少1.7萬. 中銀人壽的調查顯示港人平均62歲退休,退休收入每月1.2萬元,大部分來自投資,與退休前平均3萬元的工資相比,收入驟降60%。 每月1.2萬元的收入,比現時最低工資月薪1.63萬元還要少四分之一。 對於有醫療、照料需求的老年人來說,靠1.2萬元在香港生活,隨時都陷入財務問題的危險。 調查顯示目前港人退休後每月平均至少需要1.7萬元的收入。

  6. 就公用股而言,大和分析師葉捷賢及何子樂的選擇包括長江基建 ( 01038 ),長建最新目標價為52元,評級「買入」,比上周五收市高20%,按今、明兩年派息預測,現價等於每年收息約6厘。 大和指,港鐵 ( 00066 )和領展 ( 00823 )雖是收息股,但在當前地產市道下,回報恐抵不上風險,反觀長建的本港業務基本上是不受樓市影響的港燈 ( 02638 ),算是資金的避風港。 早前赴澳洲和新加坡與投資者交流,發現他們對英國公用股有興趣,意味中港業務少但英國盈利貢獻大的長建,或符合他們的口味。 況且長建每年現金流逾80億元,夠派息「有凸」,兼且槓桿有望改善,高息環境或為併購創造撈底條件,減息則有助提升盈利和現金流,以及拉闊股息率與債息之間的息差吸引力。

  7. 今年以來中國股市不斷反覆尋底,雖然近日在政策消息支持下有所反彈,但估值低迷的形象已深入全球投資者的心中,要在短時間內吸引資金重臨,難度極高。. 事實上,內地救市除了由人行「放水」外,就是不斷加強監管,打擊沽空等,惟真正要讓資本市場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