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6大原因女性容易尿失禁. 1.生理構造. 男女生理構造不同女性比男性更容易發生尿失禁主因是女性的尿道較短骨盆較寬腹部壓力較高容易感染泌尿道發炎疾病例如尿道炎膀胱炎就容易引發頻尿尿急排尿灼熱疼痛下腹疼痛分泌物增加曾經生產過年紀較大者更可能引發漏尿問題。 2.個性敏感. 女性天生個性敏感的特質,或是經常憋尿,造成膀胱沒有彈力「用進廢退」,都容易罹患間質性膀胱炎,發生率比男性高10倍。 間質性膀胱炎並非細菌感染所造成,目前真正原因也不明,患者容易有急尿、頻尿、夜尿、下腹疼痛等症狀,尤其尿意來得又急又快,經常造成漏尿問題,可接受膀胱擴張手術改善。 3.懷孕、生產. 女性懷孕生產造成骨盆底肌肉鬆弛、子宮脫垂,增加尿失禁的發生機率。

  2. 2023年11月30日 · 摘除子宮的女性術後可能發生小便解不出來解不乾淨甚至是漏尿尿失禁的情形可以透過膀胱訓練來幫助改善若是出現便祕或腹瀉的現象通常術後12個月等待神經組織重新生長症狀就能逐漸改善了摘除子宮會提早老化嗎

    • 人對性病無免疫力 危險性行為易感染
    • 病毒傳染類:梅毒、疱疹、尖型濕疣、愛滋病
    • 細菌傳染類:淋病、披衣菌、軟性下疳
    • 原蟲傳染類:滴蟲感染

    由於人體對性病沒有免疫力,如果發生不安全性行為,或是有多種性伴侶,就很有可能罹患性傳染病,甚至同時罹患超過1種以上的性病。一般來說,性病的傳染途徑是透過性接觸,包括:陰道交、口交、肛交,以及輸血的血液感染等方式;而握手、共食、游泳池、三溫暖、乘搭大眾交通工具等接觸,其實被傳染的機率不大。 由於人體對性病是沒有免疫能力的,因此任何人如果有多個性伴侶,有可能再患上相同性病或同時超過一種的性病。但是,一般的接觸,如握手、共同進食、在公眾泳池游泳、乘搭公共汽車等,都不會傳播性病。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所引起的傳染病,為嚴重的性病,未及時治療容易引起多種併發症,甚至造成死亡。大部份感染梅毒的患者,會在3~4星期內發病,初期症狀會在性器官及周圍組織,出現無痛的傷口;若沒有治療,病菌就會散布全身,出現類感冒的症狀,以及不痛不癢的皮膚紅疹、口瘡、發熱、淋巴結腫脹,病菌會影響心臟血管及中樞神經系統,導致失明、殘廢、精神病,甚至死亡。 治療:注射長效盤尼西林。 疱疹為感染疱疹病毒所致,可在人體任何部位的皮膚出現水泡及潰瘍,好發於嘴部、鼻子、臀部與生殖器周圍,以及局部淋巴腫、發燒、全身倦怠、肌肉痠痛、尿道炎、子宮頸炎等症狀。 治療:抗病毒藥物及藥膏。 尖型濕疣是由人類乳頭狀瘤濾過性病毒(HPV)所引起,病灶外觀類似花椰菜,俗稱「菜花」,常見患處為陰道口、陰唇、陰道及子宮頸,甚至擴散至...

    淋病為感染淋病雙球菌所致,高達8成以上女性沒有明顯徵兆,因此不易察覺,少數女性會出現膿液陰道分泌物、小便灼痛、尿道炎,嚴重可能引起前庭大腺炎、盤腔炎,或因輸卵管炎而導致不孕症。 治療:合併使用Cefixime及Doxycycline等多種抗生素治療。 披衣菌感染為感染披衣菌所致,大部分患者並無症狀,少數會感到下陰部搔癢、陰道分泌物增加,以及骨盆腔、小腹疼痛、排尿困難,甚至陰道出血等。若是感染擴散到子宮開始散播到輸卵管,期間輸卵管組織會受到被衣菌破壞,造成輸卵管發炎及黏連等現象,引致日後子宮外孕或不育的問題。 治療:主要使用四環黴素及紅黴素類藥物。 軟性下疳是由杜克萊氏捍菌所引起,為一種急性細菌傳染病,外陰部會有紅豆般大的膿庖及潰瘍,且分泌黃色膿汁,並伴隨強烈疼痛感。 治療:外用抗生素藥劑。

    滴蟲感染是由單細胞原蟲所引起的性病,可能寄生在陰道內、尿道、膀胱,約有半數女性會罹患陰道炎,出現陰部搔癢、陰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黃綠色,以及性交、小便灼熱疼痛。 治療:抗黴菌陰道塞劑。 4招預防性病 1.保持單一的性伴侶:一段感情中保持一個性伴侶,就可稱為是單一性伴侶,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性病的機率。 2.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男女都有專屬的保險套,女用保險套可在性行為前戴在陰道內,使用完畢後即可直接取出,避免使用油性潤滑劑,以免導致乳膠材質破裂。保險套除了可以有效避免傳染性病之外,也有9成以上的避孕效果。根據研究顯示,長期使用保險套可預防罹患骨盆腔炎、子宮頸癌、外陰癌。 3.定期健康檢查:性生活活躍的人,建議定期接受檢查;如果是計畫結婚、懷孕者,雙方可至醫師接受健康檢查及遺傳諮詢。 4.避免共用...

  3. 2019年4月22日 · 女性常見感染尿道炎的原因包括分泌物過多憋尿性交男方性器過度摩擦女方尿道)、不安全性行為都可能造成尿道發炎紅腫破皮患者會出現頻尿小便灼熱刺痛輕微發燒約攝氏38~39度),感覺身體悶悶熱熱甚至是血尿發生通常病程進展快速半夜就會感到下腹膀胱疼痛難耐多數病患一大早跑急診才確診是尿道炎合併膀胱炎。 尿道炎的標準治療為使用口服抗生素,治療效果立見,但患者須按時服用,且長達7~14天的療程,才能夠將細菌完全消滅;若是小便不痛的症狀消失,以為好了就自行停藥,恐怕會釀成腎盂腎炎、腎炎的大禍。 症狀緩解不代表細菌消失了,當細菌侵犯膀胱後,會躲在膀胱壁內一陣子,等到水喝太少、睡不好等不良生活習慣,導致免疫力變弱,就容易伺機而動,甚至細菌產生抗藥性,就會持續逆行而上侵犯腎臟。

  4. 2021年9月22日 · 1.有做重訓的人. 平時做重訓時,重量帶上來會讓腹內壓變多,如果骨盆底肌無法承受,就有漏尿的風險。 但如果骨盆底肌有力,就可以讓核心更穩定,避免運動傷害。 2.想要懷孕或生產後的人. 如果是自然產,生產過程會造成骨盆底肌、會陰部的撕裂傷,所以生完三個月內都很容易有會陰部的疼痛。 就算是剖腹產,懷孕過程也會因為胎兒的長大而壓迫到骨盆底肌,造成鬆弛,所以產後訓練骨盆底肌是很重要的。 特別是產後超過三個月,還是會漏尿情況的人更要練。 3.平常人也是有做有幫助. 就算沒有重訓、懷孕的女生,鍛鍊骨盆底肌可以讓陰道變得更緊實,也會讓身體的支撐能力更好,所以其實人人都可以練! 4.男生也該練. 不只女生,人人都有骨盆底肌!

  5. 2023年6月5日 · 8大症狀更年期症狀. 1.心血管症狀:熱潮紅、臉脹紅、心悸、心絞痛、喘不過氣、心臟病。 2.皮膚症狀:夜間盜汗、發冷、口乾舌燥、眼睛乾澀、皮膚乾澀、皮膚搔癢、頭髮乾燥、落髮。 3.消化道症狀:食慾不佳、噁心嘔吐、便祕、腹瀉、咽部阻塞感。 4.生殖器官症狀:子宮下垂、白帶、陰道灼熱感、陰道發炎、陰道萎縮、陰道乾澀、性交疼痛。 5.泌尿道症狀:尿道萎縮、頻尿、夜尿尿失禁。 6.關節肌肉症狀:肩頸僵硬、腰痠背痛、退化性關節炎、骨質疏鬆症、肌少症。 7.精神症狀:頭痛、頭暈、頭重、耳鳴、健忘、判斷力低下、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多疑、緊張、焦慮、憂鬱、情緒失控、疲勞、倦怠感、性慾降低。 8.知覺異常症狀:皮膚感覺異常、肢體麻痺、皮膚雞皮疙瘩。

  6. 2023年8月5日 · 1.亂經. 黃體素不足的女性,子宮內膜不穩定容易剝落,月經可能提早來潮,或是月經滴滴答答,經血量容易忽多忽少。 2.經前症候群. 經前症候群是黃體素不足最典型的症狀,在月經來前出現易怒、憂鬱、焦慮而情緒不穩,可能同時伴隨頭痛、胸部腫脹、水腫、疲勞、便祕等不適症狀。 3.子宮內膜異位症. 根據文獻統計,罹患子宮內膜異位症者,半數都有黃體素不足。 黃體素不足的女性,子宮內膜較不穩定,子宮內膜細胞容易隨著經血逆流,跑到卵巢、輸卵管或骨盆腔等部位,造成子宮內膜異位症;而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也會影響正常排卵功能,無法製造足夠的黃體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