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本電子學習單元圍繞生物災難,是化學、生物、放射性物質及核生化應急電子學習系列的第三個單元。. 本單元已設定為適合機操作,讓您可以隨時隨地學習。. 如欲了解更多有關影片涵蓋的題目,請參閱每節完結前的建議閱讀資料。. 您亦可進行選擇題測驗 ...

  2. humanitarian. 本課程介紹醫療與公共衞生的基礎概念,以及公共衞生與醫療工作實踐的重點原則。. 這些概念及原則,是發展及實踐全球醫療突發事故與災難管理的根基。. 課程將公共衞生與醫療工作實踐分為三個範疇:保障公共衞生、推廣公共衞生及提供醫療服務 ...

  3. 公眾教育資訊圖表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 緊急時期 給予小孩安全感 相關面書貼文(2019年11月13日) 《心安.你得》心理教育短片|香港心理學會 【香港心理學會《心安・你得》心理教育(附手語)短片2019】新聞稿 「自六月起,香港經歷非常艱難的動盪時刻,社會上每個人都受着不同程度 ...

  4. 心理學研究顯示,「正常化偏誤」 (Normalcy bias) 指人們在面臨非常態的緊急事件時,由於慣性思維,會選擇視而不見,假裝一切都正常。 例如,當地震發生時,多數人都知道應馬上避難;但由於不知道地震會有多嚴重,故此地震逐漸加大時,還是覺得「應該要停了吧! 我不會有事吧! 」,因而輕忽危險,繼續坐著,最後錯失避難機會。 (圖片來源: capfredf.wordpress) 此外,我們亦發現大部分香港人的準備,多為簡單的一次性預防措施,例如在颱風來臨前張貼膠紙在窗上、或在傳染病流行期間保持個人衞生等。 這些固然有效,可是覆蓋面單一,難以預防較複雜的災難情景(例如:一旦玻璃窗真的破裂後,該如何應對)。

  5. 歡迎瀏覽「識者生存」網站!您將親歷險境,深入淺出地認識香港常發的風災、火災或大型交通事故,以及外遊時有機會遇到的地震或海嘯等,輕輕鬆鬆增強自身的抗災能力!

  6. 一番緊張遲疑之後,她才終於想起用進水的機,撥打了報警電話求救。 一段時間後,協警到達現場,將兩人救出,所幸母子都未受傷。 具備野外急救常識的童鞋們都知道,這場“生命的挽救”雖然反應非常之迅速,但其間存在太多BUG,具有嚴重的安全隱患。

  7. 通過本個案研究,學員可體驗香港保安局官員的工作,首先認識1993年蘭桂芳人踩人悲劇的背景資料及後果,然後從包致金法官的調查報告,了解事件的主要成因。個案研究以人群互相踐踏成因及防備方案的最新知識作結,讓學員進行反思,以及作進一步討論。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