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民間說法. 問:申城的高架立柱中,有一條「 九龍柱 」赫赫有名,說的就是延安路高架和南北高架交叉處的那根立柱。 和其他柱子不同的是,這根立柱特別粗壯,柱子通身包裹 不鏽鋼 和 銅製 的 龍紋雕塑 ,金燦燦,特別耀眼。 每次駕車經過此處時,總有人向我提起它的「神秘傳說」。 大意是,當年建高架時,這裡的樁打不下去,說下面是「龍脈」;後來只能請高僧前來「驅龍」,才得以成功。 柱子包上龍飾,正是為了「壓陣」。 末了,還加上一句「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 [1] 龍柱. 龍紋雕塑只是裝飾. 原圖鏈接. 成都路延安路高架五層立交中心柱上的雕塑,是我的作品。 而之所以選擇龍作為題材,這也完全是我的創意,絕非是為了「鎮風水」。 當年,成都路延安路高架立交是上海自己設計的。

  2. 此舉促使市民日後可乘搭東鐵,直通港島區至羅湖邊境,無需在紅磡站多轉一程列車,屆時的九廣東鐵將由現時的12卡改為9卡行駛,並會更換新訊號系統,以增加每小時班次數目,減低減卡後對整體載客量的影響;而且有投資者因已上市的地鐵公司未能取得此 [3]

  3. 介紹. 路綫大部分路段為地底路段,而 九龍灣站 至 藍田站 間為架空路段, 油塘站 則為地面車站。 觀塘綫17個車站中有8個 轉車站 ,分別為 調景嶺站 、 油塘站 、 鑽石山站 、 九龍塘站 、 太子站 、 旺角站 、 油麻地站 及 何文田站 ,可以轉乘 荃灣綫 、 將軍澳綫 、 屯馬綫 及 東鐵綫 四條路綫。 觀塘綫 觀塘 至 石硤尾 段於1979年10月1日作為 修正早期系統 第一期啟用,該段為前 地鐵系統 中首段通車的路段。 1982年4月26日,在地鐵 荃灣綫 通車前,修正早期系統分拆為兩段,油麻地至觀塘段以當時的總站觀塘站命名為「觀塘綫」。

  4. 奇洛·李維斯不時被傳媒拍到乘搭地鐵、獨自穿著破鞋到公園吃三文治,更曾被拍到與流浪漢分享食物。 2018年初他在機場遇到一名因行李超重而不知所措的陌生人,他即幫忙代付超重罰款,該網民事後在網上發帖,引起網民盛讚奇洛·李維斯為人熱心。

  5. [1] 重門深鎖的古老宅第. 在 沙田 大圍 附近的銅鑼灣山路入口,面向松嶺路入口有一矮閘,上面寫有英文 “Li Cottage”, 圍牆上有一塊字體已經模糊碑文,但隱約可以看見「大埔理民府」的字。 另一塊碑石位於小路外的植陂上,同樣因風雨而令字體模糊,只能隱約看見「大清」二字。 沿屋下石圍牆旁的小路向上走,再踏上石級,可見門眉上有石鑿成「玉山艸堂」四字而重門深鎖的古老宅第。 「玉山艸堂」由晚清官員 陳伯陶 先生所寫,「艸」是象形字,即「草」,所以是謙稱「草堂」,草廬,常指隱者所居的簡陋茅屋。 玉山艸堂跟位於附近山上的李玉山伉儷墓有關, 李玉山伉儷墓建於1915 年,3年後約於1918 年建成玉山艸堂,為前往李玉山伉儷墓拜祭先人的李氏家族後人提供歇息之處。 [2]

  6. 簡介. 石硤尾是香港九龍北部的一個地區,位置為畢架山以南,界限街以北,深水埗以東,九龍塘以西,主要是一個住宅區。 石硤尾邨始建於1954年,是香港首個公共屋邨。 1953年12月25日,石硤尾木屋區發生一場災難性大火,5萬多人一夜之間無家可歸,情況危急,港英政府為了安置災民,決定在石硤尾災區興建7層高的H型大廈,至1954年底,8幢H型大廈終於建成,成為第一代公共屋邨。 歷史. 1940年代末期,中國大陸爆發國共內戰,引起很多人到香港避難。 他們當中不少人都在石硤尾一帶自行興建木屋,以作棲身之所。 1953年12月25日,發生了石硤尾大火事件,五萬多人無家可歸。 所以,香港政府決定在該區興建廉租屋邨,是香港首個公共房屋發展計劃。 主要建築.

  7. 岩內站 位於 集美區 集美大道廈門北高速收費站旁,是 廈門軌道交通 1號線 的一座車站,同時是1號線的北端終點站。 車站結構介紹. 岩內站為地下二層車站,車站建築面積為15934平方米。 [1] [2] 車站地下一層為站廳層;地下二層為1號線站台層,島式站台。 本站為1號線的裝修樣板車站。 [3] 參考文獻. ↑ 政府信息公開_廈門市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同文路等123條地名命名的批覆. www.xm.gov.cn. [2017-02-09]. ( 原始內容 存檔於2017-02-11). ↑ 引用錯誤:無效的 <ref> 標籤, 未定義名稱為 :0 的參考文獻內容文字。 ↑ 雷妤; 李琳. 廈門首條地鐵明年初試運營 9月1日可體驗式乘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