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8月12日 · 香港大學醫學院精神醫學系研究指,本港過去一年所經歷的事情,導致有3成多市民出現創傷後壓力和抑鬱症狀。《香港財經時報》一文了解。 港大研究:3成多港人同現抑鬱及創傷後遺症 香港大學醫學院在今年2月至7月份期間,以問卷形式訪問了約1萬1千 ...

  2. 2023年4月9日 · 長遠來說,是否復發視乎引發抑鬱症,焦慮症的生理,心理,環境因素是否仍然存在。 無論如何,重視精神健康,增加抗逆力對抑鬱症,焦慮症是有幫助的。

  3. 2023年7月31日 · 如何分辨抑鬱或焦慮?身心症跟以上兩種症狀有什麼分別?可以分享抑鬱、焦慮或身心症會出現的症狀嗎?陳君訥醫生表示: 抑鬱症主要病徵是情緒低落。 焦慮症的主要病徵是覺得過份驚慌、緊張、焦慮。 有部分病人同時會出現兩種抑鬱及焦慮病徵

  4. 2020年10月4日 · 一般來說產婦在生產後不用過分進補,反而最重要的應該是保持飲食均衡,無需刻意進補。 不同地方的人都會以不同食材或藥材為產婦進補,只要避免透過母乳把刺激性藥物帶給嬰兒即可。

  5. 2023年11月13日 · 調查:半數學前兒童家長呈抑鬱症狀!. 四成sen學童家庭低情緒抗逆力. 香港財經時報 2023/11/13 20:42. 圖片: 協康會. 協康會去年初就「香港兒童家長親職壓力及抗逆力」進行問卷調查發現,502位受訪家長中有過半數家長呈抑鬱症狀,逾四成SEN學童家庭抗逆 ...

  6. 2020年8月10日 · 1. 減少接觸不實資訊. 在疫情下,家長控制不到的包括停課安排、不能經常外出,因此小朋友不能像往常一樣和朋友玩耍,但家長可以控制的是,確保小朋友所知有關新冠肺炎的資訊是正確,在網絡謠言滿天飛的情況下,誤估不實資訊會為他們帶來壓力與恐懼。 2. 提供依靠 加強親子關係. 小朋友無論在甚麼情況下,最令他們安心的便是身邊最少有一名可依靠的照顧者,與有愛心的成年人保持健康的關係,而這個角色通常是父母擔當。 當小朋友知道他們有值得依靠的人可以為他們提供保護,幫助他們維持生活的可預測性,不會對「未知」的明天擔憂。 氹小朋友食飯新招? 網民自製「菠蘿炒飯雪條」營養師:等於啲人食壽司. 使用不同方法引導小朋友表達情感. 3. 善用網絡 抒發情緒.

  7. 2023年2月10日 · 該報告分享的調查結果中顯示,每三位受訪的中學生便有一位出現焦慮以及抑鬱的情況。 其實本港中學生出現這情況已經不是新鮮事,因此,引起我關注的是引起他們焦慮及抑鬱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