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5月26日 · 私密愈公共 「同志文學,只對於文學作用,或與文學有關,很難與大眾產生關係。 」他認為文學異於其他媒介,像電影與流行曲等,都表演性質,更能對同志運動的即時性產生影響。

  2. 2021年5月30日 · 繼月前出版事到如今從千禧年到反送中評論集後作家潘國靈現再推出新作》,集合他寫於2007年至去年的十多篇短篇小說其中有的顯然回應雨傘運動乃至後雨傘的社會情狀也有偏向愛情哲學奇幻作家個人色彩較重的作品。. 在 ...

  3. 2008年11月1日 · 陳銘恒、 劉玉梅 、 鄭靜珊. 分享 留言. 隱沒於山道盡處的英式建築,加上大片林蔭環抱的青草地⋯⋯如此清幽的中學校園,彷彿只存活於電影 《 Dead Poets Society 》的畫面。. 沒想到這樣貴氣的學府 竟藏於加多利山,兼且與喧鬧的港鐵旺角東站為鄰。. 說 ...

  4. 2024年1月3日 · 03.01.2024. 丘瑞欣. 譚志榮 、 周禮進 (部分圖片由漆咸居提供) 分享 留言. 翠綠山巒之中,白色古宅悄然藏身曲徑通幽,連時間巨輪好像也停了下來。 濃墨重彩之間,乳白色細膩筆觸凝固在畫布上,延綿的線條彷彿能破框而出。 一個世紀前的太平山上,蓋起了一座又一座古典的西式建築;一個世紀後,一座座古老建築倒下的倒下,拆卸的拆卸,山下的維多利亞城更是面目全非。 沒有車路可至、交通迂迴的漆咸徑上,近百年歷史的大宅卻因而逃過重建命運,歷經多任主人與時代變遷,仍保留原有古典建築面貌。 當疫情令香港幾乎變成死城,大宅卻迎來新生,由魏畫廊進駐,變成「漆咸居」藝術研究與交流中心。

  5. 2022年12月14日 · 近年港產片熱潮之中,《過時‧過節》大概是相對私密個人的一套,畢竟說的是身兼導演及編劇的曾慶宏自身離家出走多年的真實經歷。 然而,戲中一家人的種種衝突與冷漠,都讓不少觀眾找到相似的影子,如果說「清官難審家庭事」,對錯之外的愛恨,都是某種共通。 尤其在移民潮下,一家人齊齊整整食餐飯,已是無數人最大的心願。 對於家的去留,曾慶宏如今覺悟到:「祝福,之於家庭,之於香港。 假如無法改變世界 曾慶宏關注最切身的死結. 曾慶宏畢業於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早年是個理想主義青年,執導過短片講校園思潮,關注社會運動,然而理想希望屢屢幻滅。 「覺得無出路,是很躁鬱的狀態,就算講到世界怎樣問題,呈現真相、人性醜惡,怎樣也好,我們都好似改變不到社會。 於是,他的視線從宏大的社會抱負,拉回到自己原生家庭。

  6. 2021年3月1日 · 01.03.2021. 袁源隆. 譚志榮, 梁俊棋, 李浩賢. 分享 留言. 利東街的日與夜. 聽過受訪者對「利東街」的評論,後來一個傍晚,我站在「利東街」商場地面商店街皇后大道東入口,思疑着應該從什麼角度觀察這個地方,看待這裏的建設與破壞? 這時候,一個應該剛放工的上班族女士在我旁邊驚嘆:「好靚呀! 」她舉起手機,對準懸掛在這條仿歐陸風格的步行街上的一個個中式大紅燈籠和蝴蝶燈飾,不斷按下快門。 此情此景,我在為了寫這個專題而屢次往返「利東街」的多個晝夜裏,看過無數遍。 各人各人的取景角度,的也會轉用前置鏡頭、以這些節慶佈置作背景自拍合照。 他們看來都是由衷為這裏的美而興奮。 我對他們的興奮感到好奇,便嘗試全情投入遊人身份,在地面靜看利東街。

  7. 2024年2月20日 · 在香港,很多公共空間的環境被人詬病,到公園吃飯的舉動顯得罕見,但從事城市規劃的Samantha卻發現不少適合吃飯、閒坐的室外空間,多數地方是她趁午休或周末空餘時間發現的。 去年八月,她還建立起網上專頁「搵個位坐關注組」,像分享食評般細緻地為公眾推介「好坐」的公共空間。 記者在連續兩天的午休時間,跟着Samantha在灣仔探索了七個公共空間,當中寫字樓門口的公共枱櫈、繁忙街道中的口袋公園、開闊空曠的園林公園、隱秘的碼頭公園等等。 這些公共空間各長短,為城市人打開不同的感官體驗。 「人們平時停留的地方,可能只是出門上學、上班、坐車回家,是點對點的形式。 但是一個好的城市設計,會讓人跟城市有多點交流。 」Samantha說。 一些上班族在星街附近的公共枱櫈吃午飯,享受陽光和微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