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覺得如何呢? 「自然對待集團裡慘遭霸凌的對象」只要這麼做,對他就是很大的救贖。對你來說,是具有建設性的選擇。 如同“善有善報”。但很多人會誤會這句話,並不是「為了別人施予恩惠,會有善報」,而是「為了自己,施予別人恩惠,會有好處」。

    • 所謂職場霸凌的全貌
    • 職場霸凌職場~加害者的特徵
    • 「職場霸凌」和「投影效應」的關係是?
    • 總結

    社會上,大家會先入為主,認為問題100%是出在「霸凌的一方」身上,這可以理解。 但,嚴格來看,人和人之間的接觸,並不是問題100%出在對方身上,那另一方就是0%。 也是有人持相反的意見,認為問題出在「被霸凌的一方」,但不希望妳認為「問題」=「惡」。 先把話說在前頭。 本來職場的霸凌,以它的全貌來看,就算有「霸凌的一方」,若沒有「被霸凌的一方」將不會成立。換句話說,沒有受害者就沒有加害者。 所以,在職場霸凌中「加害者」和「受害者」各自有什麼特徵呢?

    事實上,這些「加害者」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霸凌」。 所謂沒有意識到是,「為了對方著想才說的」這種「劣質的體貼」,或者覺得是一種「教育」,這樣的人絡繹不絕。 另外,很多是出於忌妒心,才霸凌對方。 加害者通常會對比自己弱很多的人下手。這是因為,人類追求凌駕於別人之上的優越感。 所以,對弱小的對象出手,容易滿足慾望,再來會對他們展現自己強勢的態度。

    妳知道「投影效應」嗎?投影效應是心理學的術語,意思是「周遭的狀況反映出自己的感情和思考。」 擁有卑劣感時,認為「對方是上,自己是下」,自然會形成加害者(強者)和受害者(弱者)這樣的構圖。 另外,加害者本身就有卑劣感時,被害者的卑劣感會讓他受到刺激,投射到自己的意識裡,形成霸凌。換句話說,和自己相似的人,他會感到厭惡和煩躁。 同樣有被害妄想時,會演變成對方是加害者,自己則是受害者。

    覺得如何呢?或許妳會沒辦法接受現實,但就像前面所說的,在公司「霸凌的那一方」是沒有自覺的,就算受害者發出悲鳴,他們可能也覺得自己沒有錯。 這樣的話,檢視自己的內心才是上策。 正在職場上受到霸凌,感到痛苦的妳,不打算請妳「馬上捨去卑劣感、被害妄想和正義感」。 好痛苦…好難過…真讓人生氣…夾雜著這樣的感情,有人對自己說「即使這樣也要前進」,反而更難受。 這時,對於自己內心種種複雜的情感「很痛苦吧」「很難過吧」「很讓人生氣吧」自己本身先照單全收。 然後,充分感受自己的情感後,回想「到底是自己內心哪一方面,反映在現實中呢?」,藉由修正軌道,或許會轉變成「力量」,讓妳可以堅強度過人生。 最後,祝妳有個美好快樂的一天。

  2. 透過 掌控勒索者個性的弱點,用 言語貶低、否定、挑戰他人的安全感,甚至做出類似 懲罰 的行為(例如分手、以生命威脅),讓勒索者湧現恐懼的情緒,偏偏勒索者就像只能依賴大人的嬰兒一般無助,又特別害怕拋棄,最後只能乖乖妥協與配合勒索者。

  3. 應對職場霸凌的3個法則. 職場霸凌. 複製連結. 你有過「職場霸凌」的經驗嗎?. 特別是在女性同事多的職場特別常聽到類似消息。. 就算不至於到霸凌的地步,是不是也有親身遭遇過或看過同事間的一些相互刁難和暗放冷箭呢?. 其實會去欺負他人的同事,也是 ...

  4. 「你居然敢告狀! 被霸凌的孩子鼓起勇氣和父母親商量問題卻得不到解決甚至惡化。 既然如此,想也知道孩子接下來會做出什麼舉動。 既然怎麼樣都不能解決問題,孩子大概只剩下「不上學當個繭居族」和「尋死」兩個選擇了吧? 還好苦惱再三之後終於選出最善策的「不上學」。 但是卻又因為父母不斷的逼問:「為什麼不去學校? 」而漸漸連 最後避風港的家 裡都待不下去。

  5. 「那傢伙也看你不順眼! 」「大家要不也跟他說,你很礙眼,趕快辭職」他通常會讓身邊的人加入自己,成為多數派。 這樣做不但有壓倒性的人數,讓他不敢反抗,也不用自己承擔霸凌的罪惡感。 當一隻不會倒下的羔羊. 團體裡會當作標靶的,就是覺得「這個人一定中」。 打拳擊,最不想遇到的對象,不是有必殺技的強勁選手,而是在怎麼打都不倒下,這才是最具威脅性的。 出拳是會耗體力的,就算自己佔優勢,也會失去戰力。 也就是說,打擊霸凌的人,比起反擊還不如削減他們的戰力比較有用。 別受他們挑釁 保持淡定. 他們挑釁你就生氣的話,只會正中下懷。 這時候他們覺得「你也是同類」而得逞,請妳小心。 生氣等於發給對方「免死金牌」,讓他們免於責備。 即使嘲笑也不生氣,勇於接受且不意志消沉。 不受左右影響,希望妳能不動聲色。

  6. 面對情緒勒索(或者你自己情緒困住)與冷暴力時,暫時離開現場、轉換心情確實是個不錯的方法,冷靜過後則請以理性的角度看待、嘗試用成熟的思考及溝通方式破解僵局,將能建立更健全且牢固的親密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