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7月19日 · 避開這3個大忌 等於避免身家縮水. 據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表示,股市目前雖然凌厲升勢,但美國經濟正陷入衰退。. 經濟和股市其實獨立運作,並非一定同步,但值得留意經濟對股市何影響。. 股市現時可能節節上升 ...

  2. 2021年1月4日 · 踏入新的一年,首先祝願大家身體健康、平安大吉、投資有道、月月獲利,最終可以全年豐收!. 2020年剛完結,值得與大家回顧恆指表現,受疫情影響,市場普遍表示港股表現欠佳;但不論檢視過去五年,甚至過去十年恆指表現,均反映2020年的不算差 ...

  3. 2019年9月2日 · 當談及維持忠誠的關係時,大多數人擔憂另一半在情感上或身體上「外遇」。 不過,大多數情侶認為在一段關係中, 「財政不忠」 不會造成問題。 我們參考一下一個美國的有趣調查,根據 The Ascent 的調查,71%的美國人在一段關係中都會犯下不同形式 ...

  4. 2020年9月6日 · 根據醫院管理局數據,癌症、心臟病、腎衰竭、中風是導致病人住院的主要嚴重疾病。 由於都市人大多飲食不均衡、作息不定時、長期缺乏運動,久而久之便會出現「三高(即高血壓、高膽固醇、高血糖)」問題,患上或引發危疾機會亦相應增加。 假如購買了危疾保障,即使受保人不幸患病需要停工休養,也能獲得一筆錢支撐生活所需,無須擔心要面對沉重的經濟壓力。 此外,也可避免因治療而一次過用盡積蓄,為家庭帶來沉重的財政負擔。 值得一提的是,公立醫院的治療也不必特別便宜,事因不少治療嚴重疾病的新藥也需要由病人自費。 因此,若想有效防患於未然,一份合適的危疾保險是極為重要的。 一出世就應買危疾? 對於BB(初生嬰兒)是否一出世就應買危疾這個問題,筆者認為如果財政許可,醫療及危疾都應該買,人壽則暫不需要。

  5. 2023年1月26日 · 恆指短期留意兩個目標位. 下一步要考量於港股蜜月期恆指能走多遠,就收市位而言,現為去年6月29日以來最高,當月高位為22,449點 (見於6月28日),之前兩個高位則見於同年4月4日和3月1日分別為22,523和22,937點。 筆者認為待確認恆指企穩在22,000點後,未來兩個目標分別是22,500和23,000點水平。 由於現較22,000點高出不足50點,未能斷言恆指已企穩在22,000點水平,因此未來三個交易日收市位置屬關鍵,仍收高於22,000點確認續升動力;否則應留意支持位在哪裡,只要支持位無失守,認為今年港股還未見頂。

  6. 2019年8月29日 · 網上流傳一個「真實」故事:一位看似「蕩失路」嘅女長者,穿著一身睡衣、蓬頭垢面、在銅鑼灣鬧市「遊蕩」,一小時內12位路人向她問好; 但當她換上日常衣服,表情、動作一模一樣,就沒有人留意到她什麼問題 。 這個故事「耐人尋味」,但或許可以說明:一些表面「包裝」影響了我們的判斷,正如我們經常聽到或提到: 系統性風險 、逆週期、流動性陷阱,但到底我們是否明白? 抑或,我們是刻意不去、或無意面對那些問題? 又或許,我們的知識存在一些「危險」的缺失,正如那位「蕩失路」嘅長者一樣? 以下,讓我們看看那些「耐人尋味」的故事到底是什麼意思。 察覺不到的「認知障礙」 到底什麼是系統性風險? 是不是在網上「搜一搜」、「看一看」就可以找到答案?

  7. 2021年1月4日 · 踏入新的一年,先視大家身體健康,心想事成! 而在面對新一年的挑戰前,今日就趁機回顧和檢討一下過去一年的投資表現。. 整體上來說,筆者自己可算是大豐收的一年。. 雖然年初受到疫情衝擊而令股市急跌,但參考過去多年疫情後的表現,筆者認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