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很多疾病可以通過體液傳播,包括愛滋病和肝炎。 普遍的措施都是標準的做法:使用手套,眼部防護,面罩,吸收正確處理醫療廢物技術。 3、將對旁觀者和傷患造成威脅的事物移開

  2. 2020年12月29日 · 有關護眼方面,美國眼科學會推廣「20-20-20護眼規則」,即當看著螢幕每 20分鐘 ,要轉動眼睛看 至少20英尺 (即約6米或3個大門高度的距離) 外的物體 至少20秒 ,以放鬆眼睛。. 可讓他們望出窗外,或在家中距離小孩用電腦位置一段距離的地方,放置一些他們有 ...

  3. 2019年12月23日 · 隨着網絡及各類新媒體普及,市民每天於不同的平台上接收大量的訊息。然而,資訊氾濫的同時,很多消息的來源及真確性往往無從稽考。

  4. 2021年7月12日 · 個案1: 暈針 原來有不少接種者都會出現「暈針」情況, 他們在接種疫苗後5-10鐘內面色變得蒼白、脈搏和血壓下降、手腳冰冷出汗、並且失去知覺暈倒,而這並不是弱不禁風的人的專利,事實上不論種族、年齡、高矮肥瘦或是身體強弱都有機會「暈針 ...

  5. 2021年5月26日 · 事實上,每逢天災、人禍、瘟疫等,各地都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假消息,不止引發民眾恐慌或搶購潮,更會阻礙救災或抗疫工作。 取得正確的資訊,能大大提升公眾以至前線救援人員在評估風險、和制定應對措施的成效。 因此,教研中心將舉辦兩場《預防及應對災難之「Fact Check你要識! 」》網上講座,旨在分享事實查證的態度與技巧,加強各界人士分析和處理資訊的能力。 所有參與者將獲頒出席證書一張,而每場首100名於出席網上講座後填妥「會後網上意見表」的參與者更可獲咖啡禮券乙張。 機會難得,萬勿錯過,請即報名: https://forms.gle/bUugALzMqjchchfZ8. 網上講座詳情如下: 第一場. 日期:2021年6月22日 (星期二) 時間:下午4時30分至6時. 語言:粵語. 費用:全免.

  6. 2021年4月8日 · 1. 義工運動 , 社會福利署. 陳婉玲 (Elaine Chan) 曾於本港及海外從事多年災難管理及人道工作/項目,包括前線救災行動、災後重建、殘疾人士復康中心、備災減災、救災及醫療機構能力建設項目和相關人員/義工培訓等,曾參與的災難項目包括地震、風災、水災、火災、傳染病爆發等。 Tags: blog. COVID_19. disastermanagement. volunteer. 陳婉玲 2021年2月25日 疫情已持續逾年,市民也儘量減少外出,你是否以為絕大部份的義工都暫停義務工作? 義務工作是指任何人士志願貢獻其個人時間及精神,不為任何回報,無償為改善社會或幫助有需要人士而提供的服務。

  7. 以預防家居火災為例,除了做好個人/家庭層面的預防措施,包括正確使用電器、爐具及易燃物品、預備好逃生包 (內有重要證件、財物、手提電話、藥物…) 等之外,我們在其他角色上也可以做幾步,作出貢獻: 住戶 (包括殘疾人士): 主動與鄰居建立關係,守望相助,發生火災或緊急情況時,輔助有行動困難的鄰居一同撤離。 業主立案法團/物業管理公司成員: 訂立緊急事故應變計劃,並預先與住戶訂立緊急事故應變計劃,建立電話發佈訊息渠道 (短訊/WhatsApp)予住戶,亦可為有特別需要的住戶建立關顧網絡,遇有火災或緊急事故時,能立刻發出訊息及致電通知住戶逃生,提高緊急撤離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