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志蓮淨苑-文化 - Chi Lin Nunnery ... 文化

  2. 文化部. 魏晉玄學 (一學年) 魏晉時期在政治上是一個動蕩的時代,但在思想上卻具有很多創獲,多方面超越前人的成果,而且形成一個獨特的思想體系。 玄學是魏晉時期流行的一種特定模式的哲學思想,牟宗三先生認為,「才性」與「玄理」便是這個時期所形成的核心課題,這種哲學思想,雖然是先秦道家思想進一步的發展,但因特殊環境因素的影響,其所表現的模式自成一體,而且具有重要的獨立哲學意義。 本課程的內容是要探討魏晉時期的玄學思想,其中所採的進路有兩個。 一方面從當時的歷史背景及思想發展的角度,說明魏晉時期各個階段的玄學形成、內容及其所具有的特徵。

  3. www.chilin.org › culture › current志蓮淨苑 - 文化

    《紅樓夢》筆觸細膩,角度描繪大家族由盛入衰,反映眾多的人生相;如一臺戯,每一人物活現讀者眼前,惹得讀者愛恨分明。很多人褒愛林黛玉,貶責薛寶釵。《紅樓夢》原意是這樣的嗎? 《紅樓夢》有表層,有深層,所謂 ...

  4. 太虛大師. 來港講經,1935年12月,葦庵法師、陳靜濤居士等又邀請了太虛大師來港弘法,影響深遠;1936年,葦庵法師響應太虛大師號召,發起成立香港佛教聯合會籌備處,並受推選與靄亭法師、通一法師等一起擔任籌備委員,足見覺一、葦庵二位祖師對香港佛教的推動不遺餘力。 當時香港的出家人不多,都為佛教出力, 不分哪個道場, 大家互相扶持,絕無山頭的概念。 初創的志蓮淨苑獲得了多方支持,正在香港弘法的顯慈法師及住在大嶼山的海仁法師最常前來協助。 開山祖師對淨苑的發展有很多計劃,為了興建大殿,葦庵法師已開始置備佛像,借得款項,並辦理申請土地等手續。 然而1941年遭遇日軍佔領香港,計劃破滅,立時失去了發展的可能。

  5. 近百多年來,佛教復興發展,不少法師大德發願在此佈教弘化,建寺安僧。. 從山林到鬧市,從精舍到禪林,莊嚴梵宇處處,使佛法得以在香江傳續。. 同時,各佛教道場和團體、大德、居士和曾經參與佛教活動的人士,在慈善、教育、安老等範疇屢有建樹,緊扣 ...

  6. www.chilin.org › culture › Current志蓮淨苑 - 文化

    五百年前,王陽明指點儒家的源頭活水。王陽明的一生可以給現代人很多啓發。 導 師: 王培光 導師簡介: 王培光先生,台灣大學文學士,新亞研究所哲學碩士,中文大學教育文憑、文學碩士,新加坡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教香港 ...

  7. 《阿毘曇心論》導讀. 在早期佛教的經典裏有說佛陀為弟子說法包括契經、阿毘曇及律,並相傳佛陀曾說九分毘曇,稱為《阿毘曇經》;部派佛教時期,上座部更涌現了許多對佛陀教法詳細闡釋的論典,這些論典大多名為『阿毘達磨』,簡稱『阿毘曇』或『毘曇』,意為「無比法」或「對法」,無論佛說的九分毘曇或上座部的阿毘達磨論典,很多都卷帙龎大,《阿毘曇心論》四卷十品,被認為具備九分毗曇的雛型及兼採各論的精要,乃毘曇提綱之作,極可珍貴;中國古德亦以為阿毘經源流廣大,而此論則「管統眾經,領其宗會,故作者以心為名」,通過此論,可對部派佛教所關注及討論的問題加深了解。 導 師 : 陳瓊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