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日 · 若被繼承人有配偶、已成年子女2人,繼承人申報遺產稅時,免稅額1,333萬元,配偶扣除額553萬元、子女扣除額112萬元(56萬元×2位),再加上喪葬費扣除額138萬元,被繼承人遺產總額在2,136萬元以下就不會被課到遺產稅。 如果被繼承人死亡時單身且無子女的話,大約遺產總額在1,471萬元以下免課遺產稅。

  2. 2022年6月1日 · 綜合所得稅申報可以使用手機來報稅,相較於去年(2021年)的手機報稅服務,今年(2022年)新增「編修功能」,另增加「行動支付、電子支付帳戶繳稅方式」及24小時可以回答綜所稅問題的智能客服,以線上或電話預約報稅服務,使報稅變得更加簡便。 從手機報稅愈來愈科技化來看,可以想見國稅局的查稅工具也同時愈來愈科技及智慧化,納稅義務人應更謹慎小心。 隨著國際經濟環境快速變化,財政部為了能跟上科技發展腳步,追求課稅效率化,準備透過完備稅法並掌握稅源,以遏止逃漏稅。 財政部已規劃擴充資料中心雲端平臺,建置大數據分析區,導入電子發票大數據分析等,利用跨域資料庫或大數據來進行課稅資料的蒐集。

  3. 2023年10月1日 · 關於這本書 素有「壽險奇葩」、「大馬鬼才」、「壽險怪傑」等稱號的業務高手陳金國,在其從業道路上,面對客戶拒絕不下1萬次。千錘百鍊的烈火考驗,讓其領悟到拒絕是成交必經的過程,經過100次拒絕,就要堅持101次說明。這份堅持的信念,終能讓客戶改孌拒絕的態度。

  4. 2019年4月1日 · 名詞解釋:所謂「核課期間」,係規定課稅事實在一定期間內,稅捐稽徵機關可以依法發單徵收或補徵稅捐,超過這個期間,稅捐稽徵機關就不能再行核課,也就是稅捐稽徵機關行使核課權的期間。 在核課期間內,若另外發現應徵之稅捐,仍應依法補徵或並予處罰;在核課期間內未經發現者,以後不得再補稅處罰。 依據《稅捐稽徵法》第二十一條,稅捐核課期間規定如下: 一、依法應由納稅義務人申報繳納之稅捐,已在規定期間內申報,且無故意以詐欺或其他不正當方法逃漏稅捐者,其核課期間為五年。 二、依法應由納稅義務人實貼之印花稅,及應由稅捐稽徵機關依稅籍底冊或查得資料核定課徵之稅捐,其核課期間為五年。 三、未於規定期間內申報,或故意以詐欺或其他不正當方法逃漏稅捐者,其核課期間為七年。 3.檢視申報情形.

  5. 2022年12月1日 · 金融風險抵抗力又可分為4面向,包含「自身財力」、「金融服務取得」、「金融素養」及「他人支援」,報告顯示前2項平均分數與2020年數據相比增加,後2項則差異不大(見圖1)。 而保險在這4面向當中,如何扮演好協助民眾提升金融風險抵抗力的角色? 先從 自身財力 方面來談,這部分是指民眾自身的儲蓄、收入、緊急預備金等,可用來支應不確定風險的能力。 傅清源表示,在疫情期間,可以發現民眾整體的儲蓄提高,但可能不曉得如何去規劃與運用,如此就有可能讓儲蓄趕不上通膨的速度,造成儲蓄變相縮水。 因此,在民眾整體儲蓄增加的情況下,保險業務員可以衡量民眾的背景、需求後,協助其以保險商品,在穩健的狀況下將儲蓄做妥善的規劃,逐步達成民眾的財務目標。

  6. 2018年5月1日 · 瞭解這些在稅法上有限額規定的會計項目,除了可以省下稅金外,對於公司的整體營運規劃,費用控制等亦有幫助。 以下介紹常見的限額項目: 旅費:國內差旅費、國外差旅費及停車費、通行費、汽油費、計程車資等. *限額: 1.國內差旅膳什費: 職員每日600元(以下幣值若無另行註記,以新臺幣計)、董事長、總經理、經理、廠長以上每日700元。 ※員工出差日支膳什費超過財政部核定免稅標準則:超過免稅日支膳什費部分列屬「薪資」,免扣繳,但須申報扣繳憑單。 2.國外旅費: 宿費及膳什費:依「中央政府各機關派赴國外各地區出差人員生活費日支數額表」,如出差上海,每日生活費可認列美金267元、紐約市美金308元。 3.例外: 公司訂有「宿費檢據核實報銷辦法者」,宿費檢據核實報銷、膳什費依日支標準5折計算。 捐贈.

  7. 2019年4月30日 · 雖然保險業的淨值比是一個很好理解的指標,即是淨值占整體資產的比重(淨值比=淨值/資產×100%),直覺來看,得出的數字愈高的話,代表這間保險公司的資產超過負債愈多,未來償債能力愈好,相對應付風險的能力也愈強。 別忽略過去歷史的演變. 但今天我們會開始考慮用保險業淨值比做為另外一個監理的預警指標,代表著其實已經忽略了過往我們一路追求更好指標的歷史演變過程。 其實,過去臺灣在衡量資本適足這個概念的時候,已經做過很多討論、花了很多力氣。 早期《保險法》規定,資本適足是採取固定式的額度,即是採用保險業認許資產減負債後,必須達到一定的金額標準,但後來因為很多人認為太過沒有彈性,後改為要達保險保證金的3倍,也就是以實收資本的15%的3倍,即是實收資本的45%,作為資產減除負債後的淨值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