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 身體變得虛弱,臉部、手臂或腿部感到麻痺

      • 中風患者事前通常沒有任何病徵,但當病發時會突然出現以下徵狀: 身體變得虛弱,臉部、手臂或腿部感到麻痺及/或顫動 說話不清或失去說話能力
      www.chp.gov.hk/tc/static/80060.html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1月19日 · 突然感到手腳麻痺也會誠惶誠恐擔心是中風先兆有醫生指若腳麻痺時伴隨3種症狀才有可能是中風他又講解引致雙腳麻痺的常見原因並教4組伸展動作有助紓緩腿腳麻痺問題為何會腳麻腳痺

    • 中風前兆
    • 啊!有人中風了我該怎麼辦
    • 中風的類型與成因?
    • 中風危險因子
    • 中風患者返家後怎麼照顧?

    除了缺血性中風、出血性中風,還有一種特別的情況稱為暫時性腦缺血發作,也稱作「小中風」。 小中風是腦部暫時性的缺血而引起的中風症狀,也常是腦中風的前兆,千萬大意不得,例如: 1. 半邊臉部或單側肢體無力、麻木 2. 暈眩或嘔吐 3. 視力模糊 4. 口齒不清 5. 吞嚥困難 6. 疲倦或嗜睡 有以上徵兆時,必須立即就醫接受檢查,避免引發嚴重腦中風。

    首先,切莫慌張!切莫慌張!切莫慌張! 第一步,迅速撥打119尋求緊急醫療救護,或將患者送往最近的醫院。另外還有以下原則: 1. 勿立即給予患者服用降血壓藥或食物 2. 協助將麻痺的的那一側朝上「側臥」,以免嘔吐嗆到造成吸入性肺炎 3. 解開患者緊身衣物,如皮帶、領帶,幫助暢通呼吸 4. 記下患者的症狀與發病時間,到院後主動告知醫護人員,時間的計時對患者後續的診治非常重要

    一般說的中風通常是指「腦中風」(stroke)。它是一種緊急的病症,主要是大腦血管發生阻塞或管壁破裂出血,造成氧氣無法正常的輸送,使腦部功能出現障礙。 若無法及時接受治療,可能會導致永久性的傷害。 主要有兩大分類,分為「缺血性腦中風」與「出血性腦中風」,前者主因是血管發生阻塞,後者則因管壁破裂出血所致。 根據台灣腦中風學會的資料顯示,缺血性中風約占整體的70-80%,出血性中風則占20-30%。

    高血壓患者

    長期的高壓容易導致血管內膜受損,導致血管變質而破裂,進而引發腦出血的情況。患者平時應做好血壓的控制與追蹤,才能降低中風的發生率。

    高血脂患者

    血脂過高容易造成動脈粥狀硬化,這類型的病人通常也有肥胖、高血壓、冠心症的現象,進而增加中風機率。

    糖尿病患者

    此類型的患者常伴隨著高血壓、高血脂,控制血壓可降低腦中風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血脂的部分主要為控制低密度膽固醇的數值,降膽固醇亦可避免動脈硬化,可降低缺血性腦中風的發生。另外,糖尿病患者積極控制血糖,可以遇預防包括中風在內的心血管事件。

    中風復健運動

    復健對於中風患者是相當重要的一環,它能改善因中風而導致的肢體及語言障礙。初期需幫助臥床的患者翻身,以防褥瘡等併發症,並協助患者活動肌肉與關節,避免萎縮或退化。 從床上翻身、坐臥、站立、行走,採循序漸進的方式,必要時可使用輔助器材,切勿操之過急。中風會好嗎?約有80% 中風患者經過復健後,可以恢復到自行走路,甚至完全康復。 語言障礙也是中風後常見的影響之一,身為家屬可以怎麼做?與患者交談時以具體、簡短的對話為主,速度盡量放慢,多鼓勵患者說出想說的話,若表達不清也應給予鼓勵,記得多些耐心,也避免出現較刺激的字眼。

  3. 2023年7月20日 · 如果短時間內出現以下部分徵狀就有可能是中風的先兆: 半身不遂. 言語不清. 嘴歪. 眼斜. 嚴重者甚至昏迷或死亡. 吞嚥困難. 大小便失禁. 感覺麻木. 流口水. 要知道中風治療是與時間競賽,因此,如果出現上述症狀就必須盡快求醫。 記得口訣「談笑用兵」,如果患者「談」話不清、「笑」臉不對稱、手腳無力「 用」不了,就要盡快打999召喚救「兵」。 中風成因包括先天條件或後天因素影響,例如血管問題、心跳不正、年齡、生活習慣,甚至服用中的藥物都可以是導致中風的因素。 腦中風的風險因素 : 體重過高或肥胖、缺乏運動. 壓力過大. 酗酒、吸煙. 患有代謝症候群,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及高膽固醇. 家族有中風或 心臟病 病史. 患有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律不正等. 50歲以上,年紀愈大風險愈高.

  4. 2024年1月19日 · 突然感到手腳麻痺也會誠惶誠恐擔心是中風先兆有醫生指若腳麻痺時伴隨3種症狀才有可能是中風他又講解引致雙腳麻痺的常見原因並教4組伸展動作有助紓緩腿腳麻痺問題為何會腳麻腳痺? 拆解腳痺3大原因. 復健科醫生陳相宏 在 節目《如果云知道》 講解腳麻腳痺的成因及影響。 他表示,一般腳麻痺問題,多是因為血管性或神經性壓迫所引致,後者還可再細分為2種情況。 腳麻痺成因. 1. 血管性壓迫. 多由於血液循環不佳形成. 糖尿病患者較常發生,通常雙腳都感麻痺. 微絲血管旁邊的病變,使雙腳有麻痺感覺. 2. 坐骨神經壓迫. 因腰椎滑脫、脊椎退化、骨刺等因素造成壓迫. 多是單側發生,從腰部開始,延伸到屁股、大腿及小腿。 3. 周邊神經壓迫.

  5. 2020年5月13日 · 作者 楷和醫療集團. 日期 2020-05-13. 更新 2023-12-12. 中風是本港第四大常見的死因僅2018年就有近3,000多人被這致命殺手奪去性命根據2016至2017年間的住戶統計調查》,香港有多達50,000人曾中風當中超過7成患者為65歲或以上雖則中風一向被視為老人病但隨著現代人生活習慣的轉變近年也開始展現年輕化趨勢更有新錄得的中風個案患者不過20幾歲情況令人擔憂。 中風也分種類? 出血性中風最危險? 概括而言,中風是指腦部缺血導致腦細胞死亡,可以分為 1)血管阻塞造成的缺血性腦中風 和 2)血管破裂造成的出血性腦中風。 當中以缺血性腦中風較為常見,佔全部腦中風的80%以上。

  6. 2024年1月17日 · 2024-01-17 00:00. 中風先兆40歲男手麻痺以為肌肉痛 翌日證實中風無法走路 忽略3症狀出事. 中風不再是長者的專利? 筆者最近曾接觸一名40多歲腦中風患者他可謂運動健將有次吃飯時突然出現手麻痺等症狀以為是運動後肌肉痠痛惟翌日求醫證實腦中風並且難以走路忽略中風3症狀 由手麻痺變無法走路. 該患者是一名工程師,身體一向健康,更熱愛游泳、滑雪、衝浪等戶外活動,可算是運動健將。 有一天,他吃晚飯時感到右手麻痺、酸軟無力及頭痛,但無其他明顯病徵,晚餐後仍能與伴侶外出散步半小時,再加上他平日有健身習慣,便誤以為是運動後的延遲性肌肉痠痛(DOMS)。 睡前,他察覺到右手不適加劇,伴隨著右腳靈活度減弱,仍以為是近日天氣轉涼所致,從未聯想到自己有中風的可能。

  7. 腦神經科劉國光醫生解構中風徴兆及早預防以減低中風風險。 中風是什麼?可分幾類? 中風是因腦部的血液供應出現阻斷而發生,中風導致腦細胞缺氧及壞死。臨床上中風主要分為缺血性及出血性中風,大約比例為8:2,缺血性中風佔大多數。

  1. 相關搜尋

    中風先兆中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