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4月16日 · Calvin的廣東話教學針對0至5歲嬰幼兒,並再細分兩組為0至3歲入學前,以及3至5歲K1至K3。 針對前者的內容主要是基礎認知,例如顏色、數字,形式以遊戲為主。 至於3至5歲,Calvin認為他們需要對世界認知多一點,故教學內容資訊性較高,例如教看時鐘,配合動畫令他們對時鐘有概念;還有近期最受歡迎的節日元素,例如農曆新年教講恭賀說話。 這並非為了幫孩子多𢭃利是,而是希望孩子多受長輩稱讚,得到大人認同,這樣孩子對中文的學習興趣自然會來。 每條教學片由寫稿、準備到後製都由Calvin一手包辦,只有拍攝是妹妹幫忙。 他坦言受眾是小朋友,教學片必須要做到一絲不苟。 (湯炳強攝) 3招助家長提升孩子學中文興趣. 家長都知道要學好語文,必先提升學習興趣,但往往不知從何入手。

    • 兒童唐詩三百首廣東話1
    • 兒童唐詩三百首廣東話2
    • 兒童唐詩三百首廣東話3
    • 兒童唐詩三百首廣東話4
    • 兒童唐詩三百首廣東話5
  2. 2019年2月14日 · 廣東話兒歌已近乎式微,香港創價幼稚園音樂老師鄭明欣,4年前有見找不到適合的廣東話歌作教學之用,決定自行製作,其獨力設計的廣東話 兒歌頻道 ,全部歌都會配上動畫,至今已累計有逾300萬人收看,她任教的創價幼稚園也會用作教材。. 鄭明欣 ...

  3. 2018年10月9日 · 廣東話俗語已經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不論是稱讚孩子「話頭醒尾」,還是用來形容人「豬兜」、「碌葛」、「蛇𠺌」,如果「冚唪唥」俗語都不能用,就真的認真「 閉翳 」,頓時語塞。 除了上述提及的廣東話俗話,其實有很多俗語背後都有特別意思: 打尖(正字:打櫼) 例如自小就教小孩不要「打尖」。 其實打「尖」正字為打櫼,「櫼」代表小木楔(音:屑)。 古時,木匠工人會用將櫼打入一些縫中,令木器變得穩固。 所以打櫼就強硬插入的意思,其後引申至插隊。 閉翳 (正字:贔屭) 教孩子時經常都會十分贔屭(音:閉翳),其實贔屭本來是龍生九子之一,外貌似龜,背上會背負重物,由此引申至令人壓抑、煩惱、承受巨大壓力等意思。 山卡啦 (正字:山旮旯) 山旮旯意為角落、狹窄偏僻的地方。

  4. 2023年2月21日 · 適逢今日是國際母語日,天晴童謠最新推出全港第一本廣東話音樂啟蒙書《小小鋼琴家》,目的是讓小朋友在唱遊中學習語文同認識廣東話文化。 「贏在起跑線」令廣東話被邊緣化

  5. 2016年1月29日 · 以下10個和動物有關的廣東話,你一定聽過! 1. 金魚佬. 意思:現多用來形容變態佬、咸濕佬,特別是對小孩子感興趣的。 不過「金魚佬」以前其實是解作「拐子佬」,七八十年代的香港有不少拐帶兒童的罪犯出沒,多為中年男性,以「小朋友,叔叔帶你去睇金魚」為由,勾起小孩的好奇心,引誘小孩行離家長的視線範圍,然後下手拐走。 內地說法:怪叔叔. 例句:咦~隔嚟個麻甩佬個樣好猥瑣,成個金魚佬咁! 2. 龜公. 意思:即「扯皮條」,指妓女的經理人。 內地說法:皮條客. 例句:嗰條友龜公嚟o架,成日推啲女仔落火坑賣身,因住俾天收呀! 3. 老虎乸. 意思:指控制慾強,性格強悍,甚至惡到令男人畏懼的女人。 內地說法:河東獅. 例句:個死八婆真係成隻老虎乸咁惡! 4. 大頭蝦. 意思:指經常忘記事情的人。

  6. 2015年9月4日 · 說話篇. 不知道是否說話時總會口沫橫飛,廣東話中說話相關的詞語總會有「水」字。 例如與朋友閒聊稱為「吹水」,如果聊天內容是埋怨生活的不愉快事,就稱為「吐苦水」;如果對方講得興高彩烈,但你卻覺得他的說話很無聊,不妨「潑冷水」。 與朋友冇「吹水」話題? 唔緊要,睇一睇新聞時事,借題發揮,「抽一抽水」,自然打開話匣子。 金錢篇. 「水」在廣東話中亦代表金錢。 最簡單,香港人稱呼100元、500元分別是「一嚿水」、「五嚿水」,但千萬不要懶醒,香港人不會稱1,000元為「十嚿水」。 沒有錢,要想辦法搵錢,稱為「撲水」,想問朋友借錢,又可稱為「踱水」。 打工仔亦可以加班,希望老闆會「補水」付加班費,但實際上公司會不會「磅水」給打工仔又是另一回事。 看過黃子華在棟篤笑表現的粉絲,都知道甚麼叫「回水」。

  7. 2021年1月4日 · 香港教育大學‎. 參考坊間部分中文教科書,整個小學階段涵蓋不足10首古詩,教大中國語言學系助理教授張凌形容,對於學生掌握中國文化韻味是「小小缺失」。 張凌笑言,雖然在大學教中文,卻甚少親身教子女中文,但早年透過唱誦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