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放化療後加免疫療法,鞏固療法提升治癒率. by 健康醫療網 | 5 月 20, 2024. 記者:黃心瑩報導. 肺癌不但是死亡率第一名,連發生率都擠下大腸癌成為首位,當被宣判罹患肺癌難道就無藥可醫了嗎?. 新竹台大分院腫瘤醫學部主任李日翔分享,對病人來說癌症分期 ...

  2. 下肢麻癢痠痛,不動不舒服,面對不寧腿的6大非藥物策略. by 白映俞 醫師 | 6 月 19, 2024. 「不寧腿症候群(Restless legs syndrome,簡稱RLS)」代表著患者休息時很想動動腿,停止不動反而很不舒服,要活動一下才能緩解,一星期發生個兩、三次以上,尤其傍晚或深夜 ...

  3. 2023 11 月 22 日 給 每一位剛踏上抗癌路上的鬥士與戰友開始治療晚期肺癌的時候若效果很好,就要覺得這將是你的日常,請按照平常那樣過日子。 但是要更珍惜你的健康、更珍惜你的家人、更珍惜你將來要走的路,每一步都把它走得快樂、健…

  4. 小細胞肺癌治療如何選擇? 醫師逐一解析放療、化療、免疫治療. by 健康醫療網 | 5 月 5, 2023. 記者:吳儀文報導. 小細胞肺癌雖然在整體肺癌患者中佔比不高,僅有大約10-15%的比例,但卻是所有肺癌形態中最「惡」的癌症之一,新光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葉育雯表示,所謂的「惡」是指它生長較快又較難控制,比起非小細胞肺癌,小細胞肺癌進展更快、存活率也更低。 目前,針對小細胞肺癌有化學治療、免疫治療、放射治療等,這三種治療如何運用在小細胞肺癌上? 各個療法又有哪些差異? 療效又是如何呢? 葉育雯醫師一一說明。 化療、放療、免疫 3種治療有何差異? 化學治療、免疫治療、放射治療最大的差異就是「局部性治療」或「全面性治療」。

  5. 2023年10月起,長者公費肺炎鏈球菌疫苗接種對象放寬製65歲以上族群,建議符合資格的民眾,按時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提升保護力。 疾病管制署建議: 從未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民眾,可先接種1劑13價結合型疫苗PCV13,間隔至少1年後再接種1劑23價多醣體疫苗PPV23。

  6. 根據統計顯示,肺癌已蟬聯我國癌症死亡人數榜首近20年 〔1〕,每年新發生人數也破萬人〔2〕,平均每半小時就約有1人罹患肺癌〔2〕。. 其中過半數的肺癌患者確診時已為晚期、不適合手術,如何選擇合適的治療成為重要課題。. 隨著醫療科技進步,肺癌治療 ...

  7. 小細胞肺癌4大罪狀大解析. 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賴俊良表示,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包括:咳嗽、喉嚨沙啞、胸悶和喘氣等,都易被當作感冒或其他呼吸道疾病,未能及早就醫和正確診斷,導致逾6成患者發現時已是晚期。 台北醫學大學人體研究處人研長李岡遠醫師表示,肺癌的種類多,主要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 其中,小細胞肺癌在台灣的占比約1成,五年存活率僅6%,比胰臟癌的9%更低,是名符其實的「癌中之王」! 進一步分析小細胞肺癌的凶惡原因,主要有4大罪狀,包括:(一)發現得太晚,逾7成患者確診已是擴散期,且逾9成不適合手術;(二)癌細胞增生快,疾病惡化快;(三)易轉移,且近5成患者有腦轉移的現象;(四)復發機率高。 肺癌中的賈伯斯症! 除化療,過去20年無新藥可用!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