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勞工處工傷賠償組 gov 相關

    廣告
  2. 本行從事交通意外索償、工傷賠償法律服務28年,30位專業律師,後勤員工已過百人,信得過! 專業律師提供工傷、交通意外傷亡索償服務,曾為客戶爭取愈億元總賠償

搜尋結果

  1. 2017年5月19日 · 結果原來《條例》假定僱主賠償責任之簡明制度,因勞工處沒有判定工傷爭議的權力及繁複漫長的審訊制度,令工傷工友變相再受傷害,身心俱疲。 現行香港的工傷補償制度是採用僱主責任制的,僱主須按《條例》投購的私人保險以支付《條例》及 ...

  2. 2019年5月10日 · 根據《僱員補償條例》,僱員若在受僱工作期間因工受傷或死亡,僱主須負起補償責任。 不過補償的前提是,僱員或僱主其中一方須提供證明僱傭關係的文件、直接僱主及總承判商的名稱和地址、開工及出糧記錄。 但謝先生表示,散工從來都是「有判頭叫開工就去」,當時亦只是以現金形式當日發放薪金,因此暫時未能提供合約證明證實其僱傭關係。 勞工處、法援署要求申訴對象. 工傷後,謝先生曾到勞工處尋求協助,謝指,處方曾替其去信惠康及宏輝物流有限公司,不過兩間公司都否認謝為其員工,後來謝獲勞工處轉介至法律援助署以民事訴訟程序進行申索,惟獲法援署指需要確認誰為僱主才能提出入稟訴訟,而謝無法查明僱主下,無法提出訴訟,拖延數個月,法援署最後遞交資料日期亦已過。

  3. 2020年8月31日 · 現時牽涉工傷的現行條例分別是《工廠及工業經營條例》及《職業安全及健康條例》,當中列明僱主有責任確保僱員工作時的安全及健康,違者可判處最高罰款50萬元及監禁六個月。 截至今年八月,違反相關法例的傳票定罪個案平均罰款為7,000多元,涉建造業致命工業意外的定罪個案平均罰款約35,000元,最低罰款額為3,000元;而去年平均罰款不足9,000元,個案中判得最重的罰款額也只是十萬元,為條例最高罰款額兩成。 即使法律寫了「監禁」,但翻查去年立法會文件,法例自生效至去年,64年來只有三宗個案被法庭判處緩刑,並沒有人被判即時入獄。 罰則落後欠阻嚇力 無效管制僱主. 從上述數字可見,即使有公司觸犯相關法例,多是以「罰款了事」,法例欠阻嚇力,而且罰款金額之少,也難以叫人正視工業意外及職業安全。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1年2月22日 · 蕭倩文又指出,芳姐的案件可得到僱主及勞工處的正視屬十分罕見,目前《僱員補償條例》中工傷的定義,當僱員遇到情緒或精神困擾,絕大部份難成立當作工傷,原因是難以證明僱員情緒困擾全因上司的手法或職場欺凌所致,但如勞工處能深入調查 ...

  6. 2016年2月29日 · 僱員因工受傷,擔心生計之餘,更要慎防索償代理陷阱。. 工業傷亡權益會去年接獲30多宗投訴,發現有律師樓或索償代理機構會在勞工處辦事處或醫院,向工傷僱員招手,訛稱不收取費用,為他們向僱主索償,然後故意延長法律工作,以收取昂貴律師費 ...

  7. 2018年11月29日 · 然而勞工處判傷指娣姐損失永久工作能力僅3%,今(29日)娣姐取得賠償,只有13900.8元,她表示看到補償額時感到絕望,亦對補償感到不滿,她更直言「點生活呀?

  8. 2016年10月3日 · 工傷賠償遜三地 團體倡勞工處有工傷責任權. 僱主拒認工傷或索取工傷賠償需時等情況時有發生,有團體以香港與台灣、日本及英國的工傷賠償制度作比較,認為香港工傷保障範圍最狹窄,勞工處欠缺判定工傷權,冀該處擁相關權力;另與其餘3地般設 ...

  1. 勞工處工傷賠償組 gov 相關

    廣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