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9月29日 · 喉嚨無故有異物「頂住頂住」,連吞口水亦困難,究竟是否喉癌徵兆?先別嚇自己,其實可能是喉球症發作。有耳鼻喉專科醫生表示,患鼻敏感、鼻竇炎或鼻水倒流的人士,易因咽喉發炎引致喉嚨有異物感,天氣轉涼時最易發生。

  2. 2019年2月4日 · 不過跟從坊間流傳的偏方,分分鐘病多兩錢重,趁着喉問題尚未惡化,一於聽聽中醫師王鈺興的解救貼士,滋養喉嚨。 拆解偏方謬誤 1.瘋狂灌水

  3. 2024年4月24日 · 香港首間中醫醫院預計明年底起開始營運,屆時將分階段提供服務,首年以門診為主,次年則提供住院服務;服務包括針灸、骨傷、內外科等。 院內有中西醫,可提供不同協作治療;不過醫院採取「全預約制」,不設急症、全身麻醉手術等服務。 醫務衞生局中醫醫院發展計劃辦事處總監張偉麟表示,日後會研究雙向轉介機制,讓病人於中醫醫院與其他公私立醫院作轉院選擇。 中醫醫院全面運作後,團隊預計約800至1,000人,包括約200名中醫及50名西醫;首年開設門診並提供25張日間病床,翌年會再開設住院服務。 院內提供內科、外科、婦科、兒科、骨傷科及針灸科共6大分科服務,首年會在內科及針灸科推7個專病項目,包括純中醫治療的長期痛症、中醫為主的治未病,及中西醫協作的中風後復康等。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0年12月7日 · 從中角度分析,認知障礙症屬於健忘、痴呆範疇,有中醫指該症通常有四種病因,包括腎虛髓減、心脾兩虛、痰濁阻竅及氣滯血瘀,中醫會根據病人病因及病情,決定如何處方食療及針灸,有患者內服中藥,外進行針灸,病情得以

  6. 2017年4月6日 · 1/3. 痛、發燒是常見流感徵狀,但當牽連頸部都痛,小心是罕見的雷米爾氏。. 20歲大學女生因痛到急症室求醫,初時以為上呼吸道感染及社區型肺炎,惟病情異常,併發細菌入血導致女生昏迷。. 經抗生素治療及搶救後,始發現女生的頸痛因感染 ...

  7. 2024年3月14日 · 醫管局中風服務中央委員會主席兼伊利沙伯醫院內科部門主管方榮志表示,伊院每月約有30名病人獲轉介接受中醫治療,平均約有18名病人會選擇接受中醫治療,佔該院急性中風病人10%。 他解釋,其餘病人主要因為情況不合適,未能接受治療,亦有病人因為怕痛或自覺情況不差,拒絕接受中醫治療。 現時120元的中醫治療費用只有八達通一種付款方式,部分病人因沒有帶八達通而未有接受中醫治療。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黃巧雲指,有關費用是由中醫診所教研中心負責,但會研究優化有關收費安排。 目前中西醫協作服務範疇針對中風、肌肉及骨骼痛症、癌症紓緩、以及癌症治療先導項目,未來亦會探討推展至更多病種,包括老年退化疾病、呼吸科疾病等,期望今年內推出相關先導計劃。 餐廳收取45港元「座位費」 網民直呼餐廳食相太難睇.

  8. 2023年5月11日 · 黃巧雲稱,是次計劃首階段於伊利沙伯醫院及瑪嘉烈醫院,運用中西醫協作治療模式照顧新冠重症患者,內地專家以「師帶徒」形式,為5名本地中醫師提供培訓。 有參與的本地中醫師指是次學習機會難得,有助深化、應用中西醫方面知識、實時觀察到病情變化:本地西醫團隊亦認同中西醫共同制定臨床方案的可行性,認為雙方合作順利。 至於計劃第二階段則有5間公立醫院,包括威爾斯親王醫院、基督教聯合醫院、沙田醫院、東華醫院及靈實醫院,共30名本地中醫師參與,具體工作分別檢視中西醫協作服務「中風治療」臨床方案、首先探討呼吸科的中西醫協作模式等。 有份參與的廣東省中醫院主任中醫師謝東平表示,他接觸到的本地西醫非常專業,深入了解後更認為雙方想法一致,對中西醫協作持開放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