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5月10日 · 【中銀香港】鼓勵年輕人理財成為時下趨勢之一,中國銀行(香港)推出年輕品牌定位「理財TrendyToo」,同時亦委任姚焯菲、 張馳豪及劉佩玥為形象大使,更有「輕理財22式」。

  2. 2024年3月26日 · 香港財經時報 2024/03/26 14:44. 圖片: 香港01@ YouTube截圖. 《香港01》母公司,南海控股創辦人于品海遭高等法院頒令即時破產,稍後會頒判詞,于品海須支付訟費。 《香港01》母公司,南海控股創辦人于品海遭高等法院頒令即時 破產 ,稍後會頒判詞,于品海須支付訟費。 于品海遭法庭頒令破產. 于品海在2023年10月遭建銀國際海外有限公司入稟高等法院呈請破產,案件今早(26日)在高等法院開審,于品海沒有到庭,由代表律師應訊。 于品海一方在庭上以公司規模龐大,需要更多時間準備證據為由,申請押後。 暫委法官唐思佩認為答辯方過去一過月都沒有提出申請,且沒有作出任何解釋,拒絕押後聆訊。 並正式頒下破產令。 未能如期支付到期報酬.

  3. 2020年9月8日 · 香港財經時報 2020/09/08 13:10. 圖片: Unsplash. 警方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公布,本港首半年的網上情綠騙案錄得429宗,損失金額雖較同期回落,但仍高達1.089億元。 疫情持續,市民逗留家中避疫及上網解悶的時間變得更多。 警方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 表示,本港首半年的網上罪行數有上升趨勢,其中網上情緣騙案及裸聊勒索案的數目較去年同期分別增加5成和逾1倍。 網上情緣騙案女性佔9成 最高損失逾千萬. 警方表示,本港的網上情緣騙案宗數由去年上半年282宗升至今年上半年的429宗,上升了52.1%,損失金額高達1.089億元。 近90%受害人為女性,年齡介乎15至85歲,當中約27%是白領人士。 警方表示,最高損失金額的網上情緣騙案受害人為一名45歲女子。

  4. 2024年3月4日 · WhatsApp詐騙短訊再現! 教你如何分辨假連結、附警方3招防騙貼士. 香港財經時報 2024/03/04 21:24. 圖片: 資料庫. 網絡安全2024|WhatsApp認證詐騙近日擬似再度肆虐, 一文教你如何分辨假連結,另附警方3招防騙貼士! 【 網絡安全2024 】 WhatsApp 認證詐騙近日擬似再度肆虐,有網民於社交媒體發布收到可擬短訊,而 港九勞工社團聯會 (勞聯) 較早時亦於 Facebook發文 提醒工友要提高警覺,千萬不要「點擊」相關連結! WhatsApp詐騙短訊常見手法. 反詐騙協調中心(ADCC) 曾於年初則以「提防偽冒「WhatsApp」釣魚式欺詐短訊」為題提醒市民勿誤入有關偽冒網站。

  5. 2022年5月4日 · 李慧芬 2022/05/04 12:50. 圖片: 阜博集團. 慧眼芬析|阜博集團剛獲跨國銀行逾億美元融資,成功收購理想項目,本應在股價上反映;詎料消息公布後,當日上午在升市走勢中,該公司股價竟反常地狂瀉近一成! 箇中原因耐人尋味。 【 慧眼芬析 】無論實力、行業地位、管理質素俱佳的上市公司,剛獲跨國銀行逾億美元融資,成功收購理想項目,喜事連連,本應在股價上反映;詎料消息公布後,當日上午在升市走勢中,該公司股價竟突然由升轉跌,反常地狂瀉近一成! 箇中原因耐人尋味。 公司主動舉報可疑市場失當行為 短暫停牌. 據悉,有關上市公司亦察覺不少交易詭異,為保障投資者權益,主動向交易所實名舉報可疑市場失當行為,交易所經內部核准,在盤中交易時段觸發短暫停牌,有關監管部門將進一步徹查事件。

  6. 2023年11月19日 · 近年業主願意蝕讓求售物業,據香港置業行政總裁馬泰陽分析,有下列5個原因: 業主失業,或被減人工,財政緊絀,惟有蝕讓放售物業。 業主買一手樓,選用建築期付款,到了物業入伙時申請按揭,但樓價下跌,銀行估價不足,未能上會,於是急於蝕讓賣樓。 業主做生意,環境不理想,但急於為員工出糧,於是蝕讓賣樓,用作向員工支付薪水。 政府減辣,把縮減額外印花稅的適用年期,由三年減至兩年,不少二手盤因而在市場放售,市場貨源增加。 在二手市場成交減少的情況下,二手盤爭相放售,令業主蝕讓放售。 業主急於移民,願意蝕讓賣樓。 9年前買樓蝕讓機會高. 隨着樓市逐步向下,近期錄得的蝕讓成交個案,部分物業早於7、8年前購入。 專家預期,稍後高於8年買入的物業再轉售,亦會蝕讓。

  7. 2024年2月20日 · 大灣區售後服務中心. 另外,保監局亦有提到在大灣區成立保險售後服務中心的進度,保監局主席建華就表示,據了解有關方案已經上交國務院,張雲正則表示相關工作已經進入最後一關,相信不會等太久。 「跨境保險通」 至於同樣是香港保險業界努力爭取的「 跨境保險通 」,早前國家金融監管總局回覆政協委員的提案時,就曾經表明「跨境保險通」進行試點時機不成熟。 對此張雲正認為內地保險市場仍在整合中,現階段難以大幅開放市場作跨境保險產品銷售。 同時,他又指出事實上大部分香港保險公司都已於內地設有分支或合營公司,無須依靠「跨境保險通」,認為主要是在內地沒有牌照和沒有銷售團隊的保險公司受惠。 【 按此免費訂閱《香港財經時報》HKBT 新聞快訊 】 更多保險相關文章.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