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06年6月4日 · 在編導演茱莉眼中,今天的人間是十分美好的,當他們大膽傾吐心底裡的說話、做他們暗地裡想做已久的事,以及近乎不可能地坦白自己,他們會變得光芒四射。 人們害怕寂寞,為了尋找伴侶,他們不惜歷盡千辛萬苦,也要在一場又一場的交會之間,捉緊那若有若無的一點體溫。 本周新片:凶 兆Omen. 導演:約翰摩亞(JOHN MOORE) 演員: 茱莉亞史黛絲 里維舒韋伯 美雅花露. 資深美國外交官羅拔的妻子嘉芙遭遇流產,他接收一位母親難產而死的孤兒當作初生兒子戴民。 晉升為駐英大使的羅拔,舉家遷移到倫敦郊區居住。 連串令人不安的怪事在5歲的戴民身邊不斷發生,終於戴民的父母揭發兒子的真正身份是敵基督。 他的父母作出最大的犧牲,阻止兒子為禍人間。 搞乜鬼終極奪命雜作 Scary Movie 4.

  2. 2014年12月19日 · 艾登因為車窗被小孩打破而漸漸失控的情緒,將他與周遭的人隔開,被孤立、被漠視,最後甚至因為受不了而離開家裡。 當然他沒有真正離開,當他在朋友家失意灌酒,崩潰後又以新姿態回到家中時,彷彿身心得以重生,繼續過日子。 舍蘭說,人生通常就是這樣,人需要經歷過全程的毀滅,才能用另一個方式繼續生存下去。 溝通拉遠彼此距離. 艾登與妮夏的夫妻開係很微妙、也很寫實,多少夫妻表面恩愛幸福,實際上卻貌合神離,各過各生活。 曾有人問舍蘭這是不是他與妻子的真實寫照,他雖然否認,但與妻子在現實生活、甚至工作上確實也有頗多分歧。 夫妻兩人從《氣候》開始一起寫劇本,通常先集中構思敘事結構,然後才寫對白,大部分時間是各做各的,但當要決定採用哪句對白時,兩人會有激烈的爭論。

  3. 2019年3月15日 · 此片改編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燒穀倉》,繼續探討韓國社會日趨嚴重的階級分化和矛盾,表達現今韓國年輕人在社會的迷失與憤怒。 故事講及鍾秀在城市邂逅昔日的同鄉海美,二人發生了關係;當海美從非洲旅行回國後,介紹了在旅途中認識的Ben予鍾秀。 三人談天說地,直至一天海美突然失蹤,鍾秀試圖解開謎團,結果捲入神秘事件之中。 其實,李滄東的作品令人刮目相看外,近年韓國的電影題材及風格頗具創新及突破性,也帶給觀眾不同的驚喜。 與此同時,期望李滄東導演能繼續推動與發展亞洲電影。 另外,適逢今年是「韓國電影誕生100周年」紀念日子,而第43屆香港國際電影節與韓國電影振興委員會合作,呈獻「韓國電影一百年」專輯,除了放映十多部經典電影之外,李滄東也會出席在港舉行的大師班,與觀眾交流心得。 讀文匯報PDF版面

  4. 2014年5月13日 · 在這情節中,我最喜歡的是作者運用了暗喻的手法:文首說:「......你襯衫上,粗幼一樣的黑和白,在柔順的棉布上糾成僵硬的平行線。 」文尾:「你隨意捲起衣袖,突然黑黑白白的線糾纏在一起,分不開了。 」這兩句暗示了二人感情的進程,恰到好處。 此外,《便條》這個故事是超現實的。 在第一段裡,那個家庭的孩子分明還是個幼兒,到第二段吃早飯時,已懂得看爸爸遞給他的雜誌,又會讀便條了,到最後「小孩」已是一個拖着沉重身體回家的上班族。 通篇是用「小孩」兩字來表達自己的身份,但在段與段之間,「小孩」的「轉變」和「成長」是無聲無息的,表達「樹欲靜而風不息,子欲養兒而親不在」的無奈、惆悵感情,讓人不禁嘆息。 《四十一雙眼睛》由作者們用一種「香港風格」的文字,描述這個時代的香港。

  5. 2020年10月4日 · 「相信,我可以! 」是今屆十大傑出青年的主題7名得獎者昨日亦順利出爐。 他們雖然來自不同界別,卻有三大共同點,就是為理想堅持突破自己,面對挫折不退避,以及抱持着傳播正能量給別人的一團火。 其中,周世傑最是傳奇:他曾經自暴自棄,更誤入黑社會、沉淪毒海,健康一度響警號,最後因為象棋而令其人生大翻盤。 他勉勵年輕人的人生倘要「覆盤」,就要「檢討」,「要方向正確,做啱嘅事,方法可以修正,但方向一定要正確,如果出口係右邊,你定嘅方向係左邊,咁無論用咩方法都去唔到。 」(尚有相關新聞刊B1版) 香港文匯報記者 成祖明. 今屆傑青包括兩名醫生曹蘊怡和吳家榮,以及5名來自演藝、康體、文化及藝術界的蕭凱恩、周世傑、歐鎧淳、陳柏熹和容祖兒。

  6. 2014年5月19日 · 香港近年開始出現大學生起薪點低、缺乏上流機會、年輕人無法置業成家等現象。 然而,不但在香港,甚至全世界不少已發展社會有發生類似問題。 有專家稱這類問題為「新貧窮」及「M型社會」現象,有的更從全球化角度來解釋這些問題。 到底甚麼是「新貧窮」階層? 又甚麼是「M型社會」呢? 這些概念到底是否可以適用於香港? 經濟全球化及新自由主義又可能為本地社會的就業市場及社會結構帶來甚麼影響? 丁天悅. 概念鏈接:何謂新貧窮 (New poverty)? 不同於以往傳統舊社會的老弱殘疾的貧窮人士,「新貧窮」人士主要為一群中等甚至高等程度教育,並以服務或技術人員為主有工作能力的勞動人口。

  7. 2019年10月2日 · 70年的建國歷史歷歷在目,70年的民族奮鬥歷程飽含深情,這70年既是國家的發展史詩,也是香港的、每一個人的親身感受。 全國人大代表 陳曼琪:顯國家建設成果. 在2015年參加國家抗戰勝利的閱兵觀禮時,已感覺國家愈來愈富強,今次更感覺國家的發展一日千里,速度難以想像。 以北京為例,除保留了傳統的建設之外,也有不少新型設施,標誌?國家擁有悠久歷史,同時也顯示出同胞齊心合力建設的成果。 全國人大代表 鄺美雲:香港其實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