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9月1日 · 國際視野. 心臟疾病連續36年蟬聯臺灣10大死因前3名死亡率在10年內不斷增加. 文 林育瑋.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3 年 9 月 1 日. 677. 0. 2022年臺灣前10大死因出爐心臟疾病高血壓性疾病除外已連續36年蟬聯臺灣10大死因前3名在1年之內就有2萬3,668位民眾因心臟疾病離世。 此外,臺灣人因心臟疾病而過世的(每10萬人)死亡率,在過去10年中也從67.0,增加到101.5,漲幅驚人。 心臟疾病泛指所有對心臟造成嚴重影響的疾病,包括心律不整、心肌梗塞、心臟衰竭、冠狀心臟病等。 而在各種心臟病中,冠狀動脈心臟病則是最常見的致死主因。

  2. 2023年10月1日 ·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3 年 10 月 1 日. 0. 338. 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的統計資料顯示2022年癌症死亡人數為5萬1,927人占總死亡人數24.9%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222.7人與2021年相比上升1.2%而標準化死亡率為每10萬人口116.0人相比下降1.8%。 另外還可以從資料中發現,2022年癌症的死亡人數,有近90%集中於55歲以上的年齡區段。 以最近10年來看,癌症死亡人數持續呈現上升的趨勢。 與2012年相比,2022年癌症死亡人數共增加7,777人,若與5年前(2017年)相比,則增加3,356人;值得注意的是,這10年間,0~64歲癌症死亡人數並沒有太顯著的差異,65歲以上癌症死亡人數卻有相當程度的增加。

  3. 2021年3月1日 · 臺灣平均每4人就有1人死於癌症. 文 崔浩風.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1 年 3 月 1 日. 0. 2034. 2020年12月底,最新的2018年癌症登記報告公布,癌症時鐘再次快轉11秒,平均每4分31秒就有一人因癌症死亡,自1982年起,癌症已經連續蟬連臺灣死因冠軍36年。 2018年全癌症新個案11萬6,131人,死亡4萬8,784人,增長幅度分別約是4%與1.5%。 相較於2017年,10大癌症的排行並未出現改變,但罹患人數與死亡人數都有所增加。 除了罹癌人數不斷增加以外,也有一部份原因是民眾對於健康檢查的意識上升,許多癌症在演變到晚期、末期之前就被發現,得到及時的治療,或許這也正是死亡數增加幅度不到個案數增加幅度一半的原因。

  4. 2020年1月1日 · 猝死最常見的原因有冠狀動脈心臟病及心肌梗塞最典型的症狀為胸前正中央悶痛如果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症抽菸以及心肌梗塞和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家族史等民眾更要提高警覺。 不論是否曾有異狀,心臟疾病都可能默默生成,因此盡早規劃醫療險、壽險等,才能在心臟疾病來襲時獲得最好的保障,不造成家人額外的重擔。 --更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369期.

  5. 2018年12月1日 · 國際視野. 臺灣一年有8,000多人死於肝癌B型肝炎為致癌主因. 文 崔浩風.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18 年 12 月 1 日. 0. 938. 身為李小龍的御用武術指導,又是自小習武強身的「九叔」香港知名演員林正英,卻以45歲的壯年之姿因肝癌而過世,實在令人不得不警惕。 林正英那麼強健的人都罹癌了,那我們呢? 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公布的二 一七年死因統計,肝與肝內膽管癌以8,402人的死亡數,占據癌症死亡人數的第2名,每10萬人死亡率35.7。 而在香港的癌症死亡人口中,肝癌是位列第5名,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二 一六年共計1,540人死於肝癌,每10萬人死亡率21.0(以世界衛生組織二 年標準人口數計算)。

  6. 2018年7月1日 · 每個人一生皆會經歷生老病死而人的生命就等同於自身的資產變化」:身體是固定資產」、健康是銀行存款」、疾病是金融危機」、死亡則是徹底破產」。 林意珍認為,保險業務人員應該要以生命經濟學向客戶訴求生命資產的概念,並問 ...

  7. 2017年5月1日 · 為因應高齡化社會,金管會鼓勵保險公司推出額終老保險,讓70、80歲的高齡民眾有機會買到壽險保障,且人人皆可投保,每人最高保額30萬元,相對傳統保單,保費是相對便宜。主要目的是要解決高齡弱勢民眾買不到死亡保險的問題,希望能提供人生最終的喪葬費用,但這樣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