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0月1日 · 根據國泰醫院衛教資料顯示臺灣30歲以上婦女三年內接受過子宮頸抹片檢查的比例僅有約50%,遠低於歐美的80%。 由於單次子宮頸癌抹片檢查仍有30的偽陰性可能因此必須經過多次的檢查將準確性不斷提高才能夠確保早期發現民眾千萬不能做過一次檢查就掉以輕心。 民眾除應定時進行檢測外,更要注意自身健康是否有異狀,女性民眾若出現陰部不正常出血,更應立即就醫檢查。 此外,應及早購買足額壽險、醫療險與癌症險,以免當風險降臨,對家庭與經濟造成二次傷害。

  2. 2021年9月1日 · 813. 據世界衛生組織2020年11月所發布資訊顯示子宮頸癌為全球女性第4大的常見癌症若不採取進一步措施預計20182030年間每年新增的子宮頸癌病例數將從57萬例增加至70萬例每年死亡人數估計將從31萬1,000例增長至40萬例可見子宮頸癌所帶來的威脅不容小覷為此世界衛生組織也於2020年底發布加速消除子宮頸癌全球戰略》,當中表示若成功實行疫苗接種篩檢及治療3項關鍵措施在2050年將可達到減少40以上新病例及500萬相關死亡病例的成果

  3. 2022年9月1日 · 臺灣婦癌醫學會建議30歲以上女性最好每年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連續3年呈現陰性後再改為23年檢查一次因為抹片檢查雖然有偽陰性可能但連續3年偽陰性的可能性僅有1 ‰ 。 拜子宮頸抹片檢查所賜臺灣69%的子宮頸癌得以在原位癌階段及早發現只可惜還是有許多女性在發現時就已經病況較重需要立刻進行治療。 建議民眾除了定期進行子宮頸抹片檢查,做到「6分鐘,護一生」,也別忘了做好醫療險、防癌險等規劃,一旦病況不妙,才有從容治療的底氣。

  4. 2018年9月1日 · 子宮頸癌好發年齡為5070歲間醫師建議女性開始性行為三年後應接受抹片篩檢其後每年一次如連續3次結果都正常可延長為每兩三年再檢查。 另外,高風險婦女(有愛滋病毒或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曾有子宮頸癌前病變、曾得過性病、本人或配偶性對象複雜者、抽菸等),強烈建議每年至少檢查1次,且定期子宮頸癌抹片篩檢可以預防子宮頸癌,為自己的健康做好把關。 建議女性平時除了定期接受子宮頸癌抹片篩檢之外,也要趁早購買相關的醫療險、癌症險、重大疾病險等,當意外發生時才有足夠的金錢面對一連串的治療,「防患於未然」是面對未來人生最佳的保障方法。

  5. 2022年10月1日 · 子宮頸癌是女性的巨大威脅,一旦罹癌將會帶給家庭沉重的醫療費用負擔。 衛福部指出,依據國民健康署分析癌症登記資料與全民健保資料,發現第1年確診子宮頸癌共1萬1,000名個案當中,平均健保花費隨診斷期別愈嚴重,醫療花費愈多,平均花費從第1年的19萬元(第0~1期),提升至47萬元(第2~4期),相差了近2.5倍。 透過這些數據,顯見病況愈到後期花費就愈高。 若我們想要選擇更好的治療方案,勢必會有額外自費的情形產生,屆時若已經是發展到2~4期的癌症,可以預想自費醫療金額將更為可觀,這時商業保險就可以作為龐大醫療花費下的依靠。 單身、無存款,罹癌後慶幸還有保險相伴. 「風險真的不挑年齡。 」新光人壽新盛通訊處區經理林依潔特別強調。

  6. 2019年11月1日 · 懷孕計畫 延後,應該注意的高風險 文、攝影 盧郁綺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19 年 11 月 1 日 1 1020 在臉書上分享 鳴叫的Twitter 一個正常的35歲母親,就算沒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病痛纏身,相較年輕孕媽還是有著較高的子宮外孕、早產及 ...

  7. 2020年3月1日 · 癌症長達三十八年位列臺灣第一死因,但以一年10萬人確診、4萬人死亡的數字來看,其實只要做好準備,是不用如此驚惶失措的。本次特別企劃採訪的2位醫師皆指出,癌症其實很常見,只要做好準備並有定期檢查習慣,及早發現、立即處理,就是對抗癌症最好、最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