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应世卫组织方面请求,中方决定向实施计划提供1000万剂疫苗,主要用于发展中国家急需。2021年5月31日,中方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供应的首批疫苗正式下线,并于6月1日上午举行下线仪式。

  2. 一、目标人群. 现阶段,可在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基础上,在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中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二、疫苗选择和时间间隔. (一)疫苗选择。 根据疫苗研发工作进展,所有批准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的疫苗均可用于第二剂次加强免疫。 优先考虑序贯加强免疫接种,或采用含奥密克戎毒株或对奥密克戎毒株具有良好交叉免疫的疫苗进行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有关组合如下: 3剂灭活疫苗+1剂康希诺肌注式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 3剂灭活疫苗+1剂智飞龙科马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细胞); 3剂灭活疫苗+1剂康希诺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 3剂灭活疫苗+1剂珠海丽珠重组新冠病毒融合蛋白(CHO细胞)疫苗

  3. 研发流程. 播报. 编辑. 疫苗研发的大体流程和周期,包括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疫苗前期研发过程,包括获得 免疫原 (获得活病毒、分离相关亚单位、通过基因重组技术获得重组蛋白或者合成相关的DNA (RNA))、免疫反应测试、动物保护测试、免疫原生产工艺(放大)优化、临床前毒理研究等环节。 第二个阶段是疫苗研发及注册过程,包括临床前研究、申报临床、开展临床试验,最后才能实现疫苗上市。 [13-14] 研发情况. 播报. 编辑. 全球. 截至2020年6月27日,全球已有超过200个候选疫苗,其中15个正在进行人体临床试验。 [15] 2020年7月20日,全球当前有大约250种候选新冠病毒疫苗在研发中,其中至少有17种疫苗正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5] 。

  4. 2021年12月28日,阿根廷政府将第二剂疫苗和第三剂加强疫苗的接种间隔时间从以前的5个月缩短至4个月,该措施针对60岁以上人员及卫生工作者,其目的是最大程度提供保护,从而减少高风险人群的住院率及死亡率。

  5. 由于需要以疫苗防范的疾病非常多,因此为简化繁复的接种程序,有些实验室致力发展多效疫苗,而目前已经使用的至少有“白喉、破伤风、百日咳混合疫苗”(简称“ 百白破 ”,Di-Te-Per)以及“麻疹、腮腺炎、德国麻疹混合疫苗”(MMR)。. 由于并非所有疫苗 ...

  6. 2021年3月29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供各级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指导预防接种单位开展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使用。

  7. 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生物两款新冠灭活疫苗两针接种后14天,能产生高滴度抗体,形成有效保护,且全人群中和抗体阳转率达99%以上。我们疫苗的研究实际这个疫苗的价值有三个层次,第一是预防感染,第二层次预防发病,第三个是预防重症化和死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