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29日 · 於2023年3月1日之前,成功申請2022/23學年的 (i) 中、小學生資助;或 (ii) 中、小學生資助及學前學生資助或 (iii) 學前學生資助並有子女於2023/24學年升讀小一的申請人。. 申請方法:. 學資處會於2023年3月中起,按申請人於2022/23學年申請的選擇,分批向申請 ...

  2. 2020年6月11日 · 撰文:鄺曉斌. 出版: 2020-06-11 13:01 更新:2020-06-11 13:09. 教育局昨日10日向公營及直資學校發通告表明將於本年9月新學年起落實教師專業發展專責小組建議涵蓋範圍包括新入職教師在職教師及資助學校教師晉升培訓要求。. 其中在「教師專業階梯 ...

  3. 2023年10月8日 · 未離家上學的學生應留在家中。 學校必須保持校舍開放,同時安排應急措施,照顧已返抵學校的學生。 如學生在上學途中獲悉停課,宜觀察雨勢、道路、斜坡或交通情況,以決定是否繼續前往學校。 已返抵學校的學生應留在校內,直至情況安全才回家,家長亦毋需急於到校接子女回家。 上午8時至10時30分前發出: 上午上午校及全日制學校應繼續上課,直至正常放學時間為止;並須在安全情況下,方可讓學生回家。 對於紅色或黑色暴雨警告,教育局會依照不同的公布時問,而有不同的上課停課安排。 (資料圖片) 上午10時30分至11時前發出: 下午校停課,未離家上學的下午校學生,應留在家中。 上午校及全日制學校應繼續上課,直至正常放學時間為止;並須在安全情況下,方可讓學生回家。 上午11時至下午1時前發出:

  4. 2024年4月3日 · 香港所有官立、資助、按位津貼及特殊學校及直資學校均可申請。 津貼資助額及資助運用期限. 資助金額為一筆過30萬港元,學校可由本學年(2023/24)起跨學年使用相關津貼,直至2026/27學年完結 ,即學校可將未使用的津貼餘額撥入其後的學年或財政年度繼續使用,直至 2027年8月31日止。 津貼發放安排. 學校無須提交申請 ,並將於2024學年3月獲發放相關津貼,款項會直接存入學校收取教育局津貼的銀行帳戶。 官立學校方面,有關津貼會以預算撥款形式發放,學校須從新編配的指定用戶帳號支帳(有關帳號將會另行通知)。 津貼可以舉辦的活動例子. — 舉辦有關中華文化的科本及跨科組學生學習或體驗活動或講座. — 舉辦或資助學生參加有關中華文化的本地或內地的聯校活動或比賽.

  5. 2020年6月18日 · 教育局通告指國旗國歌及區旗的學習內容一直蘊含於本地課程的不同科目例如小學常識科音樂科中國歷史科及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中課程發展議會已通過國歌的學與教音樂科課程補充文件小一至中三)》,提供本地課程的學校於2020/21學年起應全面落實相關文件教導學生學習歌唱國歌和遵守奏唱國歌的禮儀。 《補充文件》內容指,在中、小學施行國歌的學與教,分為小一至小三、小四至小六及中一至中三合共三個學習階段,詳情如下: 第一學習階段(小一至小三) 學生聆聽國歌,教師帶領學生 一起齊唱,使其熟習旋律和歌詞。 學習莊重地唱國歌,並認識國歌是國家 的象徵,培養尊重國歌的態度。 第二學習階段(小四至小六) 學生按曲譜的表情記號歌唱國歌,教師協助學生提升歌唱技巧,並以莊重的態度和舉止歌唱國歌。

  6. 2023年11月6日 · 便要可追溯至2020年的一份教育局通告通知各包括公營直資及私立中學小學幼稚園及幼稚園暨幼兒中心指教育局常任秘書長按教育規例 82 把主要公共選舉即立法會換屆選舉及區議會一般選舉的選舉日翌日訂為學校假期通告交代指由於每次選舉均有接近半數的投票及點票站設於不同類型校舍內鑑於新登記及投票選民人數持續上升過去數年的選舉中部分票站要在選舉日翌日早上才能將校舍歸還學校妨礙學校正常運作以致有不少學校不願借出校舍作票站用途。 為減低選舉對學校運作的影響及讓選舉順利進行,選舉管理委員會建議政府將選舉日翌日訂為學校假期。 當年因應選民對選舉反應熱烈,為鼓勵學校借出校舍配合選舉,因此決定選舉日翌日訂為學校假期。

  7. 2023年12月14日 · 教育局通告指正持續適時更新首要價值觀和態度為學校推動價值觀教育提供清晰明確的方向建議優化首要價值觀和態度讓學校同時在個人群體和國家的利益、 福祉和安全層面培育學生。 優化內容包括進一步強調以中華文化為主軸;將現有首要價值觀和態度「關愛」擴展至「仁愛」,進一步強調傳統中華文化思想「仁」的概念。 另建議新增「孝親」,強調傳統中華文化中孝道的重要性,以從小建立學生的家庭、鄉土、根源等觀念;及新增「團結」,強調團結精神和行動對學校、家庭、社會、國家和世界發展的重要性,從小建立學生對學校、家庭、社會和國家的歸屬感等。 教育局稱,各個首要值觀和態度並非獨立施行,當中內涵互有關連,學校可因應辦學理念、學校特色、學生成長需要等,進行整體課程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