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12日 · 譚新強指,中國「去虛入實」由互聯網產業改為發展半導體、能源等製造業,但若要發展這些產業,就會耗用大量電力,減慢實現碳中和的步伐。 數據年代令生活變得虛擬化,亦是社會發展的大趨勢,若要中國兼顧經濟發展與減排,譚新強指出,中國實際上需要推動虛擬經濟,如用網上會議代替實體會議,減少交通,在維持經濟增長之餘,更減少對地球的傷害。 可是,中國推動「去虛入實」政策是反方向而行,政策方向不一致亦令到相關行業的發展受到打擊。 00:10 - 01:24 監管措施出於理性思考還是情緒化反應? 01:25 - 03:40 中國墮入圍城受困心態. 03:41 - 07:14 短期推出多項政策 未充分考慮影響? 07:15 - 08:57 限電政策與碳中和的關係. 08:58 - 11:43 中國「去虛入實」的矛盾

  2. 2023年10月17日 · 據悉,Raymond Chan及Jenny Sun計劃從家族理財室和富人籌集2.5億美元向中國房地產開發商提供貸款,其中一半預計將在12月底完成。 Chan受訪時表示,這些開發商的業主很難向傳統銀行借款,而香港則存在這種商機。 四年前創辦Blue Mountain Bridge的Sun表示,該新基金將提供一至三年的貸款,目標報酬率約20%。 該基金約一半的投資將集中在香港,其餘則在東南亞、日本和印度。 Chan則預計,未來兩三年內將出現一個規模巨大的不良債權和特殊情況周期。 以樓房、私人飛機等資產作優先抵押品. Jenny Sun說,Blue Mountain Bridge拒絕了約80%前來求助的借款人。

  3. 2020年10月30日 · 投資初期應選擇較有潛力的股票,令財富較快增值,當增值到一定金額後,可開始將財富分配至平穩增值型股票,然後到年紀漸長或已累積了相當財富後,才漸漸轉成收息型股票。 「平穩增值股」+「潛力股」並行. 由於事主還年輕,龔成建議滙豐、中石化、電能及中華煤氣不宜持有太多;另外,歐康維視生物及康生物雖然是潛力股,但無盈利,風險高,亦不宜持有太多。 換入「新血」,龔成建議「平穩增值股」+「潛力股」並駕齊驅,不過,假如對潛力股的知識不多,可以集中在平穩增值股先,潛力股只能小注。 做月供股票,每月可投放5,000元。 可考慮月供的「平穩增值股」︰. 盈富 (02800) 銀娛 (00027) 恒基 (00012) 港鐵 (00066) 平安 (02318) 粵海 (00270) 領展 (00823)

  4. 2020年8月18日 · 詳情. 重溫過往內容. 2020年8月4日. 陶冬博士 瑞信亞太區私人銀行董事總經理兼大中華區副主席. 陶冬看「大國角力 疫情疫苗和ABCDG」 2020年8月11日. 陳坤耀教授 前嶺南大學校長、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董事局主席. 陳坤耀:去全球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短片) ------------------------- 【hket 網上書展重量級禮品突襲】禮品總值高達$5,227! 立即訂閱. 欄名 : 財金名家 睿智理財講座. 胡孟青 經濟 港股 受惠股 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疫情. 《香港經濟日報》App財金名家睿智理財講座,今次請來獨立股評人胡孟青(青姐),與大家分享於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港股投資部署、疫情受惠股份及行業,亦會探討於新經濟時代下嚴選實力股必備條件、如何挑選心水股份。

  5. 2021年6月3日 · 發布時間: 2021/06/03 12:41. 最後更新: 2021/06/03 12:41. 分享:. 假如你不幸因意外而受傷,而意外是由於第三的疏忽而引致,根據香港法律你有權向第三提出民事索償以追討損失。. 疏忽導致意外 可以追討之損失. 當申索人成功證明被告須為其疏忽而 ...

  6. 2020年3月19日 · 1. 第1條投資原則是不要蝕錢,第2條原則是如果不是賭身家就不要浪費時間投資股票。 巴菲特原句︰第一條原則,不要蝕錢。 第二條原則,不要忘記第一條原則。 2. 投資的密訣是:別人「恐懼」時「借錢買牛」,別人「貪婪」時「借錢買熊」。 巴菲特原句︰別人貪婪時該恐懼,別人恐懼時就該貪婪。 3. 風險來自於你沒有勇氣,不敢借貸。 巴菲特原句︰風險,是來自於你不知道你在做甚麼。 4. 股票比債券更有吸引力,但牛熊才是成人的玩意。 巴菲特原句︰股票比債券有吸引力。 5. 長綫投資是浪費人生,若你打算持有這隻股票達十年,則不要持有,直接去這間公司打工。 巴菲特原句︰若你不打算持有某隻股票達十年、則十分鐘也不要持有。 6. 公司財報是沒有用的東西,百家樂的路紙更有參考價值。 巴菲特原句︰不懂財報就別投資。

  7. 2024年2月29日 · 內地A股的表現牽動港股投資者的情緒. 有券商指出,若干指標顯示,外資持續減持A股的趨勢已迎來尾聲。 中信證券策略分析師李世豪在報告中稱2024年1月以來3種不同類型的海外資金流動已明顯分化。 一. 託管於內港資機構的資金︰. 1月大幅逆勢淨流入後恢復平靜. 春節後迄今參與度較低. 該類資金主體在今年1月2日至2月26日期間的累計淨流入規模為567億元,其中截至2月8日(春節前)的累計淨流入為538億元,截至2月26日持股市值為1,392億元(佔北向整體6.9%)。 二. 配置型外資︰. 1月中上旬延續淨流出. 1月26日企穩,近期逐漸恢復溫和淨流入.

  1. 相關搜尋

    方中信